12月12日上午11时15分,散打名将上官鹏飞在昏迷42天后辞世。
在若干年后,上官的死会被视为一个节点,中国搏击运动从混乱进入规范的转折始于此——但愿。
上官死后,如今再回望这一事件,如果继续纠缠于其对手崔飞是否使用了危险动作,裁判水平是高是低,有鼠目寸光之嫌,至少可以肯定,崔飞与裁判均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世界搏击运动发展至此,因比赛意外而死亡的选手并不在少数,上官的死,因在中国为首例,被拿来无限放大、讨论、批判。
无限放大并非坏事,至少有更多人把聚光灯转向了这个貌似一片繁荣的商业搏击市场,并看出它在光鲜下的种种漏洞和补丁。
如果置于一个健全成熟的搏击市场,上官的死或可避免。
已有多人透露,上官在此次比赛前不久就曾有被KO的经历,如果在规范的竞赛制度下,他将至少被禁止参加比赛半年;亦有人怀疑,上官本人头部已经有旧伤,只是未曾发现,经重复打击后才有如此严重后果,如果在规范的制度下,在赛前的细致检查中,他的老伤应不难被发现;上官昏迷是因为被击打到后脑的违规动作,如果我们的散打比赛一直严格执行统一标准,此种动作或可避免。上官的女友透露,上官昏迷后主办方不甚尽责,也未能及时转院,如果上官事先投下巨额保险,或许其可得到最好的救治……
一连串的“如果”。如果的反面,才是国内散打比赛的悲哀现实——混乱的组织,缺失的标准,几乎没有的保险和保障。然而它近几年竟然在中国红火起来了,只图个热闹发泄,去看“中国功夫打外国人”的大量观众,支撑起了这个有些扭曲的市场。
上官已死,警钟余音仍在。但如果中国散打就此回归到头套和护具时代, 那就是龟缩和倒退,相反,中国散打真正需要的却是接轨国际赛事标准,把成熟的那一套拿来。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