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女排联赛第一轮比赛打响,上海女排在卢湾体育馆迎战山东队。赛场上出现“新情况”:4名当值裁判,没有一个是上海籍。他们来自四座不同的城市,尤其是两位司线裁判,一位来自江苏、一位来自浙江。
内行看门道。按照往年排球联赛的规则,当值的第一、第二裁判要求必须来自第三地,但两位司线员则挑选主队城市的裁判员担当。也就是说,按照以往的惯例,昨天比赛中,两位底线附近的司线裁判,应该是上海籍。可昨天的情况,却发出了大变化,两位司线裁判,也统统是外地裁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原来,这是2011至2012全国排球联赛的一项重要改革。“多邀请两位外地司线裁判执法,虽然增加了主办方的接待经费和投入的精力,但对于联赛公平、公正,有百利而无一害。”中国排协的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新规。
无风不起浪。女排联赛的这一改革措施,与近年来排球联赛中出现“执法风波”的顽疾有直接关系。2011年女排联赛决赛,广州恒大和天津女排就因为裁判的判罚,出现了极大的争议,出现了赛后球员委屈哭诉无果,激动的教练员追打裁判的“怪现象”。
和网球、篮球联赛不同,排球联赛不设“鹰眼”,裁判员也不会依靠录像回放作为判罚依据,所有的判罚,全凭一双肉眼。当然,“误差”的存在,尚有情可原,但是,因为司线员一直选取主队当地裁判,“胳膊肘往里拐”的情况,时有皆是。
目前的女排联赛,几支强队实力相差不多。“裁判偏袒主队成了普遍现象。每一局比赛,主队因为误判便宜三四分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所以,各支球队赴客场比赛前都有心理准备。“不管哪支球队的客场都是‘魔鬼客场’。”
即使沈富麟这样的功勋教练,执教上海男排时也时常被黑。“球已经出底线一尺多了,怎么也敢判界内!”他时常这样抱怨。
昨天,上海女排首战山东队,第一局输给对手,几个争议的判罚,姑娘们没占到任何便宜,最终,上海女排凭借强劲的实力,连扳三局获胜。赛后,输的一方心服口服,赢的一方理直气壮。一杆秤放平,这样更有利于中国排球水平的提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一些陈规陋习不适应、甚至阻碍中国排球发展时,破旧立新,就成了当务之急。好在,中国排协及时出手。这一项改革,值得拍手叫好。
本报记者 钟喆 李京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