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日报:中超俱乐部有钱花在刀刃上

  朱凯 

  连日来,有关中超俱乐部天价引援的消息不绝于耳,最具爆炸性的新闻当属升班马大连阿尔滨(微博)1200万欧元年薪求购切尔西(微博)前锋德罗巴。如果“魔兽”点头,他将和皇家马德里的C罗一起并列成为世界足坛年薪最高的球员。而其他俱乐部也没闲着,上海申花(微博)(微博)向法国前锋阿内尔卡报价700万欧元年薪,恒大斥资500万美元年薪招募拜仁锋煞奥利奇……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世界足坛已经无法阻止中超俱乐部烧钱了!

  上赛季,广州恒大(微博)缔造了升班马夺冠的中超神话,“金元战略”的成功引来了多家俱乐部争相效仿。今年的备战期,中超俱乐部的选援口味也有了变化,从原来的“经济实用型”转为“豪华奢侈型”,目标人选几乎可以组成一支“世界明星队”。当然,这些大牌球星不是“绿茵场上的白求恩”,要请他们来必须拿金钱铺路,于是,就有了近来网站报端上不断攀升的天价年薪。照此发展,中国足协今后恐怕要效仿NBA(微博)出台工资帽了。

  大牌球星来中超踢球,固然会提高比赛的观赏性,球场上座率和联赛知名度也能获得很大的提升。问题在于,这种靠金钱堆砌出的“球星效应”,对助推联赛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抑或只是昙花一现的虚假繁荣。“高投入高回报”——这句话放在中国足球圈里似乎并不适用。在足球产业链条极不完善的大环境下,一家俱乐部单靠票房、电视转播和其他经营收入根本难以为继,对于很多俱乐部投资者而言,玩足球更像是“赔本赚吆喝”,用俱乐部的宣传效应为冠名企业做品牌推广。

  说到这里,有必要翻一翻中超俱乐部的“家底”。上个赛季,16家中超俱乐部中,有房地产企业投资背景的多达13家,将其称为“中超房地产联赛”反而更加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国内楼市走向趋冷的大背景下,这些“地产大鳄”能否延续高投入、大手笔的经营模式,显然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11月底,杭州绿城(微博)队老板、地产大亨宋卫平公开宣布挂牌出售球队的消息,就被外界视作房企退场的一个信号。

  中国足球的振兴之路,绝非只靠金钱就能铺就的。看看我们的近邻日韩两国联赛,鲜有烧钱引进大牌球星的案例,其建队思路都是花尽量少的钱去买经济实惠的外援,然后用主要财力来培养自己的“明日之星”。正是得益于这种固本培元式的经营策略,不但提升了联赛的整体实力,还培养出香川真司、朴周永、长友佑都等一批本土球星,“外销”到欧洲顶级联赛。

  眼下,很多中超俱乐部或许不差钱,但有钱也该花在刀刃上。但愿今后有人问起“中超什么最值钱”时,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是联赛,而不是外援。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赛季中超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中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