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华
虽然中国队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20强赛中连小组都没能出线,但中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似乎越来越有出息了。如今,越来越多国际大牌球星和中超扯上关系:德罗巴、阿内尔卡、克雷斯波、古蒂……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俨然暗示着中超进入了“大牌外援”的时代。
由于恒大效应,国脚球员的平均身价已经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这让不少俱乐部感觉不靠谱。广州富力(微博)俱乐部就明确表态,“世界杯预选赛小组都不能出线,哪个国脚值1000万元?”看低国内球员实力,各俱乐部的比拼自然集中在外援层面。
不过,所谓国际大牌到了中国往往水土不服、下场惨淡。加斯科因曾短期效力甘肃天马,但不到半年就离开;德国国脚扬克尔曾是申花(微博)(微博)一员,也没打出让人信服的水平;1998年巴西国家队后卫巴亚诺,更是成为了高薪低能的代名词。在五大联赛甚至世界杯赛场上呼风唤雨的大牌,往往在中超难以取得成功。相反,能在中超站稳脚跟的外援,往往名气并不大,如上赛季的“中超最佳球员”里亚斯科斯此前就默默无闻。
日本足球职业联赛就尝到过引进大牌球星的甜头。在推出职业联赛的初始阶段,日本俱乐部斥资引进莱茵克尔、斯托伊科维奇和利特巴尔斯基等大牌球星,不仅赢得不错票房,还吸引到一大批铁杆球迷,培育出健康发展的足球市场。如今,中国足球试图通过砸钱来复制日本足球的成功之道。如果真能吸引到一批大牌球星,势必能制造轰动效应,提升俱乐部乃至整个中超联赛的人气,吸引更多人关注处于低谷的中国足球。
只是,足球圈内的一个普遍认识是:光靠烧钱无法改变中国足球的羸弱。中国足球千方百计和“大牌”扯上关系,固然让球迷在寒冬中感到些许暖意,却也让人感觉“虚火上升”。中国足球想要迎来真正的春天,还得耐住寂寞苦练内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