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记者在校园里观看了北京科技大学队主场对阵清华大学队的足球比赛,这是2011至2012赛季北京市大学生足球联赛(甲组)球队之间的一场较量。联赛代表着本市大学生足球的最高水平,比赛又安排在周末进行,但比赛时只有十几个学生隔着场边的铁网观看,有的人看了一会儿就走了。据记者了解,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参加本项赛事的其他6支球队在自己学校打比赛时受关注的程度也不高。
本赛季的联赛是第5届赛事,共有8支球队参加,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比赛采取主、客场制,每个队在一个赛季里可打14场比赛。上个月,比赛结束前6轮争夺后进入休战期,后8轮的比赛将于明年春天开战。目前,北理工、农大、北航和北体大4队积分靠前,甩下北大、清华、联大和科大一大截。积分客观反映了8支球队的实力差距,这些参赛队的水平明显处于两个档次。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强大的北理工在一些场次中打出过6比0、8比0甚至10比0的悬殊比分。
谈到北理工的实力,清华校队队员、博士生胡凯告诉记者,北理工的足球培养体制更健全,校队有50多名队员,能组成不同的队应对各种比赛,这次大学生联赛,北理工报名的就有30多名队员。他说:“我们队每场比赛大概只能报十几名队员,比赛规定可以换5个人,我们有时连替补队员都凑不够。”
胡凯对记者说,每所大学对足球特长生的招生制度和标准不一样,有的学校政策宽松,挑选学生的余地就大。清华对一些运动项目特长生的高考成绩要求很高,比分数线只低几十分,所以一些特长生招不上来。要组建一支球队至少需要二十来个队员,可每年的特招名额有限,如果从一拨学生入学就开始招,等这拨学生4年后本科毕业的时候,可能都招不满一支球队的人数。人才选拔方面的限制,直接导致了水平难以提高。
清华校队主教练、中国足坛“金哨”孙葆洁也体会到了作为教练的苦衷,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孙葆洁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参与清华大学的足球工作,他说,几十年来,北京市高校的足球水平呈现出一道下滑的弧线。当年,北京市开展足球活动的高校非常多,参与其中的学生也很踊跃,而且水平很高,十几支校队在同一水平线上形成了良性竞争。孙葆洁描述的当年的红火场景,如今是难以想象的。据了解,高校足球水平下降的同时,参加甲组比赛的球队数量也比往年有所减少。2007年举办首届比赛时有10支校队参赛,2008年就变成了9支,如今只剩下8支。
比赛水平上不去,自然导致关注度低,关注度低自然缺乏商业价值。虽然今年的联赛得到了一家体育文化公司的介入,但市场推广的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各参赛队没有统一的装备、饮品类的赞助商,场边也见不到一块赞助企业的广告牌。有的校队还算不错,队员能帮助拉来球衣背后广告赞助,多少解决了资金方面的不足。要知道,有的校队每学期的经费只有几千元人民币。
作为我市大学生足球联赛的主办方之一,北京市足协为比赛提供竞赛组织、选派裁判等技术上的支持。虽然比赛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市足协秘书长杨俊生仍然希望这项比赛能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要把这项比赛打造成北京市大学生的品牌赛事,不仅需要学校体育部门的参与,更需要学校主管体育的领导的重视。”杨俊生说。
为了调动高校和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杨俊生也在积极想办法。他有一个很好的设想,市足协每年都和其他单位共办职工联赛、大企业联赛,效果非常好,如果把这些比赛和大学生联赛对接,让踢球的大学毕业生都有“出口”,岂不是双赢的结果。他告诉记者:“将来高校打比赛的时候,我可以把知名企业负责招聘的领导请去看比赛,让他们挑选优秀的队员进入企业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家长知道,会踢足球的大学生更好找工作。” 本报记者 高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