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朱彦硕:莫让明日女篮变今日女足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2月01日12:27  时尚最体育

  【朱彦硕(微博)专栏】

  宝岛名嘴

  中国这群女篮球员要的并不多,只是需要更多的关注,如此而已。如果不关切中国女篮和WCBA(微博),那么今天女足所面临的问题,可能就是明日女篮面对的问题。

  莫让明日女篮变今天女足

  在中国许多的职业赛事里,女篮,算是比较不受到重视的一块。饶是中国女篮的成绩不错,在奥运会也拿过银牌,在2008年的京奥虽未夺牌也拿下了前四名。但在女子项目的运动里,女篮的地位可能还不及女排(微博)、跳水、乒乓球(微博)。这是我比较纳闷的一点。

  很意外吗?其实,也不意外。

  最近我因工作的关系,跟WCBA有很多的接触,否则我可能跟许多人一样,对WCBA也只是“看过,但不熟悉”。不过正因有些特殊的缘份,我对中国女篮的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实力,却有很深的感受。2008年北京奥运时,我跟台湾的电视台转播了全程奥运男女篮的比赛。当时中国女篮的表现,让我相当喜欢。

  但打完奥运之后呢?WCBA,依然没有起色。

  女篮在篮球市场里,受关注的程度无法与男篮相比,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很难否认,这是大环境问题。同样的运动技术,同样的规则,相似的技巧,球迷当然会选择更有可看性、动作更多的男篮。这就好比一个高档跑车跟一个本土品牌生产的基本房车,摆在那里免费让你选,你会选哪个的意思是一样的。

  但女篮没有魅力吗?我倒不觉得。

  比起NBA(微博)或CBA,一般打球的球友,恐怕看WCBA得到的帮助会更多。这是有原因的:

  女篮球员的身体条件、素质,与一般喜欢打球的球友比较接近:她们的动作、技术乃至于观念,都是比较接近我们一般在外头自己打着玩的球友。像NBA或是CBA,因为球员的身体条件素质与一般篮球迷相差太多,有很多的动作跟技术是靠他们的天赋、身高与体能条件才能达到的,而这离我们太远了,你只能看不能学。而女篮球员则不同。

  女篮比赛对于团队合作与战术配合要求更高:

  你很难在女子球员中找到体能条件远优于对手的那种球员,也就是说你很难找到女篮球员里的“张伯伦”。因此,女篮比男篮更重视团队合作与战术配合,对于喜欢去研究战术的球迷,你更可以在WCBA比赛中得到印证。

  WCBA已经能算是在世界上实力名列前茅的女篮职业联盟。而这一季WCBA呈现了一种新气象,新兴强队崛起,对老牌强队产生了冲击。虽然WCBA在很多方面,职业化不若CBA,但是论其水平是绝对够的。

  比较困难的是,WCBA球员的知名度,除苗立杰(微博)、陈楠(微博)几个国家队队员外,一般的球迷,甚至媒体记者,能叫得出名字的很少。再加上缺乏电视转播,WCBA显得比较冷清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对今年的WCBA来说,它迎来一个改变的契机:WCBA引进一家上海的企业管理公司来处理WCBA运动营销与媒体公关的事宜,希望能够为这个品牌创造出新价值。这当然会有很大的难度,但也会是个新尝试,并在某种程度上,提升WCBA的形象跟知名度。再者,WCBA现在也涌现了一批年轻的面孔,像是沈部的赵爽(微博)等等,她们会重新去吸纳一批新的球迷,这也可以是WCBA重新向球迷展现的机会。以我个人看,WCBA需要提升的是它的知名度,以及社会影响力。像是苗立杰这种对中国女篮贡献巨大的球员,她们在中国体坛上的地位,应该要比现在更高一些。

  中国的运动市场,就我个人看来是极为奇特的。既有过去的计划体育下的影子,而又有现代职业运动的雏形,所以多种运动可以在此兼容并蓄,也存在着各个类型的球迷粉丝。所以,即便是WCBA,也有可能形成一个市场。只要不先入为主地想“女篮可能很无聊”,认真地去看看这些为篮球奋战的中国金花们,仍会被她们所感动。

  如果不关切中国女篮,不关切WCBA,那么,女足所面临的问题,可能就是明日女篮面对的问题。我已经有这种感觉了,WCBA球员的收入普遍低落,如果社会再不重视,只会让想打篮球的女孩考虑到现实问题而越变越少。如果我有个女儿,身高一米八0,我也会希望她选择去做模特儿而不是打篮球。中国这群女篮球员要的并不多,只是需要更多的关注跟重视,如此而已。

  《时尚最体育》第13期iPad版下载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女篮&WCBA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女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