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撰文/本报记者王伟宏
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始终在追问:中国足球还有没有救,如何拯救?但我们很少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反思——— 中国足球需要拯救吗?过去,我们将太多的个人期望强加于中国足球,都恨不得为其加鞭,但冷静下来细细思量,或许不抱希望不求回报的放手,才是真正拯救中国足球的方式。毕竟,竞技只是足球的一极,我们的足球缺失的,是鱼儿般的快乐。
足协该放放了
这么多年来,中国足协对中国足球虽谈不上“功高”,但至少“劳苦”是有的。只不过,劲儿没用到正确的路子上,以致事倍功半,徒惹一身骚。
日本足球与中国足球为伍的年代,日本的足协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中国足球的红山口会议那一年,川渊三郎还是日本足协主管联赛的干事,他屡次提议改革联赛,却屡遭碰壁。一气之下,他愤然退出,联合各俱乐部成立了民间联赛,正是现在J联赛的前身。川渊领导下的J联赛越办越红火,参与的俱乐部也尝到了甜头,铁了心跟着川渊走。各种压力之下,日本足协不得不在3年后将川渊请回,后来川渊又当选为日本足协主席,J联赛构架遂成定式。
中国足球也曾有过自下而上的改革尝试,但当年一干俱乐部的逼宫足协无法奏效。尽管无论从哪国足球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足协放权,才是拯救中国足球的关键,但也应该放出自己的专属风格———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而足协放生联赛,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放生了中国足球。在足球金字塔上,联赛起到“顶天立地”的关联作用,下,可影响到足球人口的提升,是为固基;上,可为国字号输送良材,是为磨尖。不用说英超,假如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能有J联赛那样的规模和影响力,那么中国足球也绝不可能像现在这般窝囊。
球员该收收了
很多年前,米卢(微博)“态度决定一切”的座右铭传遍中国,很多人对此一笑了之,但它对于中国足球却有着真实意义。
看看中国足球职业化17年以来,我们的球员都做了些什么。他们是中国提前富起来的一批人,拿着动辄数十万数百万的年收入大肆挥霍。他们一再否认球迷怒斥的赌球、假球和暴力丑闻,但当中国足坛反赌扫黑风暴掀起,他们极力想要捂住的这些假恶丑,被翻了个底朝天。他们也一再否认泡吧、泡妞、纸醉金迷,但一个个“门”事件陆续被铁证证明。
中国足球的确已经如同一个病人,但人们在认识到它机体内部的病患之前,首先看到的是满身的脓疮。这些年来,有多少国人想与足球握手,但望见这令人作呕的脓疮,必然退意难抑,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个如此环境之中。国人对中国足球从失望到绝望,球员难辞其咎。
几年前,始终挂怀着中国足球的前国足洋帅施拉普纳,说了一句很客气的话:不少中国球员已经具备了到欧洲踢球的能力,但从未意识到自己是一名职业球员,起码要用职业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确,仅从最轻的“量刑标准”来说,中国足球运动员不够职业,这一点,单从米卢的口头禅“态度”二字便可断定。
中国足球改革措施再好,但始终有这样一帮球员存在,可以想见结果会是怎样。都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但毛之不存,皮也要挨冻的。
心态该变变了
中国第二任足协主席李凤楼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搞了这么多年球,我才发现它其实就是玩,好好玩。”而对于现今中国足球改革,这句诞生于30多年前的话有着实际意义。
这么多年来,我们恨透了中国足球。但我们恨从何来?还不是因为它没有出头。国字号在大赛场令人失望,俱乐部在亚冠这些小赛场也让人失望,以至于整个国家都将目光聚焦在了足球金字塔的尖上。全国媒体的操心自不必说,新华社连连发文激扬澎湃,央视几档王牌节目也屡为中国足球会诊。这所有的心思,最终的落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能让中国足球早日出头。
整个社会,都只看到中国足球这个“尖”。为了这个“尖”,甚至不惜以群众足球、少儿足球这金字塔的塔基为赌注。但殊不知,这个“尖”,虽然有时候被认为是最精华的,但从足球的本义上来说,它却是最渺小的。
我们对于中国足球成绩的过度苛求,让足球失去了原本应该具有的快乐。巴西是公认的足球王国,但巴西人之所以酷爱足球,是因为他们从足球里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希望。恐怕,大多数自小踢球的巴西人,都没有抱着长大后变成罗纳尔多的梦想。何时,当中国人也从足球里看到这些,那中国足球的成绩,我们完全不必担忧了。那种源于骨子里的爱,才能迸发出真正的力量。
中国足球改革,最需要改也最难改的,便是这心态,而改变了国人这种心态,将是中国足球改革最大的成果。或许,网友的微言会让我们有所顿悟:“巴西好像从来没拯救过他们的乒乓球(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