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代代木体育馆,因1964年东京奥运会而生,而中国人多半是从宋世雄老师激昂顿挫的解说词中听说这个名字。这里是“东洋魔女”日本女排(微博)永远的主场,却也承托着中国人的梦想。
1977年第二届世界杯在此举行,首次出战的中国女排,在年轻教练袁伟民的率领下获得第四。虽然未能登上领奖台,但至少给了人们遐想的空间和努力的目标,这不过是她们第二次参加国际大赛,而此前那次的经历有些不堪,在3年前的世界锦标赛上仅仅名列第14位。
现实,有时比戏剧更美好。
1981年的第三届世界杯,成了中国女排的丰碑。正是30年前的11月16日,中国队在大阪夺冠,华夏为之振奋。彼时,中国方才摆脱思想桎梏并向世界打开门缝,终于意识到与世界的差距的国人,极度渴望证明自己、渴望“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在这么一个有些失落有些彷徨的年代,还有什么比体育大赛的胜利,更振奋人心?还有谁,比一支团结、拼搏、有技巧并且征服了全世界所有对手的团队,更值得为众人所推崇?
就在这么一个需要精神偶像的时刻,女排适时地出现了,她们一步步成就五连冠,从此成为中国体育的标志——这份赞美被永久定格,时至今日,女排依然是中国体坛唯一一个曾登上世界冠军之巅的集体球类项目。
30年,足以改变太多。30年前的俞觉敏,还是浙江省男排的一位年轻队员,“那天的比赛我也看了,激动得很,中国女排当年的胜利也成了我从事这项事业的动力。”年幼9岁的休·麦库琴还是新西兰的一位初中生,他或许根本没想过未来能成为一名排球选手,进而还能执教美国男女排球队。
10950天,让青年成为中年,让中年迈入老年,每个个体都被烙下光阴之痕,整个社会也随着时间的车轮前进。今日,若你再次翻阅彼时的女排报道和影像资料,只能读出熟悉的陌生。
这是一支年轻的、全新的中国女排,任何一位队员都没有可能亲眼见证1981年的历史时刻,甚至她们的父母那时都未曾相识。能够穿上这身象征荣誉的战袍,只是因为她们以排球为乐趣,或者以此为生,不需要出现太多远大的牵涉。也许有朝一日,中国女排将再次登上最高领奖台,但这只代表她们在自己领域的成功,诚如她们的失败亦只代表一场比赛、一次赛事的不利,仅此而已,无需承载整个社会的重责。
中国的强大与竞技体育的成败胜负之间,已不再存在某种关联。体育仅仅是体育,回归竞技的淳朴本质,这是多元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30年,中国女排、中国体育正逐渐完成祛魅的过程。附魅只因时代,祛魅亦因时代。
(本报东京11月16日专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