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羊城晚报》张文辉:伦敦将是横打时代的谢幕之作

  仅仅在一年之前,中国男乒的奥运会单打名额还没有张继科的份,那时是马龙和王皓的天下,不过随着今年在半年内连夺世乒赛和世界杯两大男单桂冠,张继科的大满贯版图上只差一项奥运会。张继科的脱颖而出,让人想起1995年连夺世锦赛、世界杯冠军的孔令辉和1996年连夺奥运会、世界杯冠军的刘国梁,前辈之健,后辈之师。

  从去年世界杯到今年世锦赛、世界杯,连续3届大赛的决赛权都由张继科与王皓包揽,这是近年乒坛罕见的一幕,也让备受国际乒联新举冲击的中国乒球队吃了一颗定心丸。

  张继科之喜,就是马龙之忧。虽然今年马龙的状态也很出色,最近接连拿下三站公开赛单打冠军和亚洲杯、全国锦标赛的冠军,也曾一度排名世界第一,但马龙的致命伤是在世界大赛上没有进入决赛的经历,更遑论夺冠。而张继科去年以来参加的3届世界大赛都进入决赛,夺得2冠1亚,无形中突出了中国乒球队历来讲究的“大赛出成绩才是真的好”的传统。

  以现在的形势看,中国男单的奥运会名额基本是“一横+一直”的组合,直板的王皓虽然近年经历了很多波折,不过胜在大赛经验丰富,加上刘国梁对直拍横打选手的垂青,王皓第三度冲击奥运金牌的梦想还在。而在横拍之争上,张继科领先马龙一个马位,除非张继科、王皓以后出现大的伤病,否则马龙的奥运梦应该不在伦敦,大约在里约热内卢。

  卫冕冠军马琳从1999年第一次登上世锦赛单打决赛舞台到2008年奥运会功成名就,历经9年;王皓从成名至今10年,奥运会金牌梦仍未圆。年轻的马龙,还需耐心。从另一角度看,明年的奥运会,也可能是风靡一时的“直拍横打时代”的一个句号,从刘国梁首创的横打技术,经过马琳和王皓的发扬光大,现在也到了后继乏人的境地,所以明年的王皓,肩负的不单是个人的梦想,更是横打选手的谢幕之作。这种复杂的感情,也交织在男乒教练和球员的身上。因为从长远论,张继科与马龙的时代正在逼近,王皓经历两届奥运会铩羽而仍能有梦,不仅是个人的努力,也算是乒坛对横打的一种致敬吧。    ·张文辉·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男乒世界杯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