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青年报:足球人口是社会问题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1月14日11:58  上海青年报

  □耳东每

  国足客负伊拉克后,“足球从娃娃抓起”的声音又开始响起来了。在这个当口上,国际足联官方网站还讲述了一个冷笑话:在全球足球人口排行榜上,中国以26166335的足球人口排名世界第一,注册球员方面以则711235排在12位,其中注册球员的数量是中国足协自己统计的91倍之多。

  我们偶尔会质疑中国统计部门给出的数字,但是这次应该是中国足协的数据赢得了民心——当然这个真实的数据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国际足联的这个数据显然有问题,前几位都是人口超亿的人口大国,足球人口榜看上去仅仅是“人口榜”加上了“足球”两字。所以相比较这个“官方数据”,我们还是把中国的这个数据称为“有效足球人口”,这些人口组成一个金字塔最后支撑出最后摆上台面的那11人。当然因为这个人口很少,所以11人的舞台也就如此。

  为什么足球人口那么少?这是一个后天推动的问题,这个推动需要家庭来推动,更主要的其实还是政策和市场的风向标,这么综合下来看,算是一个社会问题。

  球迷看到国家队屡屡到痛心疾首以至于要开骂,这个时候一些老国脚们不乐意了:“我把儿子送去踢球,你为什么不送?”对于这样的疑问,基本可以无视。这些国脚从足球职业化中累积的家财估计可以供给之后的二三代,所谓没有后顾之忧,这样的条件是民间比不上的。不能踢球失业了怎么办,失业保险金够用么?为人父母都是爱子女的,独生子女居多的状况,让家庭自然为孩子选择一条稳妥的道路,所以这个逻辑无可厚非,国脚们别打岔。

  走专业路线的少,那么走业余路线又如何?校园足球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了,但这个词语有的时候挺真实,有的时候很虚幻。教育体制的事情,大家都明了了,无需更多讨论,这里可以提到另外的问题:比如,孩子们去哪儿踢球,比如对于孩子的伤害。

  我们发现,曾经在市区的很多院校都迁到了近郊,而空出来的一些土地已经开始造起了商品房;我们发现,虽然一些学校的操场是对外开放的,但是足球场总是“养护中”;我们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校宁可把一块场地分割为两块篮球场和羽毛球场,也不再保留足球场……房地产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而我们的足球青年们最后一次露面在世青赛是85/86年的,下一个批次89/90以及更后面的孩子,他们在六七岁会跑的时候,市区里面的空地已经开始隆隆开工了……这两者有因果关系吗?这个智者见智。

  此外校园足球推广的难题在于,学校方面总是担心孩子受伤,因为那样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于是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医疗保险制度又如何?且不说成年人——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球员班古拉,在赛场上被踢瞎了眼睛造成残疾,却因为没有相关保险而得不到赔偿——就说小孩子,一次球场上的意外骨折需要家庭自己承担多少费用、相应保险措施又有多少是完善的?

  稍微总结一下:前(钱)途风险、医疗风险和房地产业对于球场的侵蚀,这三块已经足够消灭一大批足球少年了,更何况还有别的没有列举到的原因。所以,永远不要责怪家庭、责怪学校,甚至开发商也不能算很有罪过,“足球从娃娃抓起”需要有一个社会保障基础,这个如此复杂的基础又哪里是足协一个衙门就能够搞得过来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国家经济腾飞,但至少保障足球少年成长的那块天地已经很小了。

  追本溯源,基础不存,何来抓起?所以我们真实生活中的一些保障若不解决好,对于足球发展,我们表示悲观。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足球人口 国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