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磊:申花在上海失宠出人意料

  文/《新京报(微博)》张磊

  北京国安(微博)跟队记者

  北京人说“京沪大战”,上海人则称之为“沪京大战”。无论怎么叫,球队都不变,北京和上海这两支顶级球队的对抗绝对是多年以来中国足坛的主题和亮点。

  今年,伴随着广州恒大(微博)的横空出世,“京沪”黯然失色了。工体今年上座率的前三位分别是京穗、京津和京鲁,那个当年的票房明星上海申花(微博)(微博)在工体已经沦为与河南、陕西、亚泰等队分量相当的二线明星了。不过还好,多少还算个二线头。

  如果说申花在北京还勉强能够提起分量的话,在上海的失宠程度则更加出乎意料。中超收官战中,现场总共才有不到5000名观众,这其中还包括身穿国安队服的客场球迷。天阴阴沉的,雨时起时落,一幅凄风冷雨的落魄场面。上海电视台赛前采访了国安球迷,那位球迷的核心思想是:我们也不愿意看到申花变成这个模样。第二天比赛结束后,北京体育广播和我做连线节目,我在表达了绝对不支持赛场对骂现象的前提之后说:“看到虹口这个状态,北京球迷也许感觉即便骂声占据了上风也没有任何成就感。”

  这两个各方面都旗鼓相当的对手,比赛前应该被全国媒体竞相报道,任何风吹草动都应该是新闻,比赛的胜负应该变成两座城市三四千万人的谈资,这才是“京沪大战”应有的场面和腔调。国安本赛季的相对成功有多种偶然性,但球迷基础的雄厚却是中信集团和北京市政府持续投入和支持的必然结果。到现在我仍然认为,以北京的球迷基础和氛围,完全配得上一支更好更强大的北京国安队。同理,对于拥有全国第一座专业足球场以及中国最具国际范球迷组织的大上海,当然也配得上拥有一支超级申花队。

  “京沪”也好,“沪京”也罢,这两支球队的对抗必须硝烟弥漫、必须刀光剑影、必须步步惊心,必须的。往小了说,这是两地球迷的喜事;往大了说,这是中国足球的需要。只是如今,当早早确保亚冠资格和中超亚军名次的北京国安队面对一支战胜国安如同拿了中超联赛冠军的上海申花队时,除了一声叹息还能有什么呢?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赛季中超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申花 国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