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都市快报:这会是最后一届城运会吗?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0月26日05:10  都市快报微博

  为期10天的第七届城运会昨晚闭幕。曲终人散,杭州代表团历史性地闯进金牌榜前三固然令人欣喜,对这项赛事命运的讨论却略显沉重……

  南昌专电 昨日,为期10天的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在江西南昌闭幕,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城市运动会”是否改名为“全国青少年运动会”目前暂未确定,不管现在是什么名称,它的目的主要还是培养高水平的后备人才。

  肖天表态的背后,正是城运会日益被争议着的尴尬地位。有人说,城运会是“一场奥运名义下的城市阅兵”,也有人说它是站在十字路口的尴尬的“套牌运动会”:虽然设项大部分重合,但与奥运会相比,它没有真正的明星大腕;与全运会相比,它的竞赛水平不高观赏性低;与全国体育大会、农运会、民运会等相比,它参与互动性差……

  现场的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比观众还多,这样的尴尬不仅一次出现在城运会赛场。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直言:“城运会的‘品牌迷失’在于如何将‘青少年运动会’和‘城市盛会’两个内涵结合,而不是生硬地‘拉郎配’。”

  城运会办到现在,弊端越来越明显。比如这次东道主南昌队是江西省的唯一代表,整个江西省都把最好的运动员送到了南昌队,而浙江则有杭州、宁波和温州3支代表队参加,资源被分割,显然这样的比赛并不公平。另外城运会由于是以城市名义参赛,省队和各市队之间以及各市队之间的利益就会产生矛盾。还有一点,由于体育运动会太多,观众很难对城运会这样的比赛产生兴趣,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城运会和全运会的区别,也不知道城运会是哪些代表队参加的。

  正因为从自身定位到关注度的尴尬,让城运会面临着改名以及更改性质的可能。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在南京举行,这一全新赛事的诞生也促进了城运会的改革,中国竞技体育战略历来与奥运战略密不可分,本届城运会就已经在赛制上与青奥会全面接轨。参加本届比赛的很多代表团都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下届在福州举行的城运会会不会成为青运会?

分享到:

相关专题:第七届城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城运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