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
上周末,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在召开了中超、中甲投资人交流会。在会上,有部分中甲俱乐部投资人提出中甲联赛应该取消外援,或者进一步限制中甲俱乐部拥有及上场外援的人数。
提出此一建议的中甲俱乐部投资人认为,每年外援的投入占据整个俱乐部全年运营的40%以上,还有就是太过倚赖外援,导致本土年轻球员锻炼机会太少。事实上,最近十年,无论是甲B还是中甲联赛,除了志在冲超的极个别俱乐部外,其余的中甲俱乐部都是小本经营,大多找两三个强力外援,进攻和防守的重担都压在外援的担上,混迹中甲,无欲无求。
“中甲看外援”的现象由来已久。一支队首发上场11人,四个外援起码有三个轮番出场,再加几个老将,年轻球员鲜有首发机会。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本土年轻球员的锻炼机会越来越少。时间一长,本土年轻球员的培养和成长就深陷恶性循环的泥潭,不能自拔。
看看我国近十年国字号青少年球队的成绩,一届不如一届,以前好歹还能混个亚洲区决赛资格,现在不要说跻身决赛阶段了,甚至连小组出线都难。青少年球队成绩惨不忍睹,凸显的是青少年后备梯队培养不力。而中甲联赛作为国内第二级别联赛,本应向年轻球员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但导致现时的窘况,中甲联赛过分依赖外援的现象值得深思。
有人或许会认为,中甲联赛取消外援或限制外援人数会导致中甲联赛整体水平下降。这大可不必担心,中甲联赛整体水平本来就不高。近十年,武汉、长春、绿城、广州、江苏、河南等队相继升上中超后,中甲联赛的水平早已大不如以前。倒不如痛定思痛,及早纠正中甲联赛过分依赖外援的负作用。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将现在中甲“注四上三”(注册四人,可上场三人——笔者注)的外援政策改为“注三上二”,又或“注二上二”,腾出更多的资金和机会让给本土年轻球员,不是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