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是悲哀的,因为真正让他们迷茫的,并不是如何实现“需求”,而是搞不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的“需求”。对于中国女足,同样如此。
兵败济南,有关中国女足的报道连篇累牍,其中有一段文字很值得玩味:在赛后休息室,韦迪安慰了球员,他告诉大家,“以后,踢球的女足球员,我们都保证能上大学。”这算是一个好消息,但问题的关键是,上完大学后的工作,谁来安排?
可以肯定,这篇报道的作者一定是一个实打实的中国女足拥趸,甚至将她们当做亲人般设身处地为其着想,但现在的中国女足,真正的“需求”,就只是一个简单的“上大学”、“找工作”么?
这或许是一个正常的逻辑:女足球员为国家利益付出了,努力了,国家就应该为其安排好出路,上大学、找工作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需的。且不论这种逻辑是否真的立得住脚,将在球场上一往无前、永不言败的女足姑娘们和生活中事事需要国家帮助的“弱者”联系起来本身就有待商榷,更何况,也未必是所有女足姑娘都希望“上大学”、“找工作”……
问题真正的关键,还是搞清楚中国女足究竟缺什么,她们的“需求”又是什么。
之前媒体曾抛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在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女足运动员的待遇同样不高,但参与女足运动的人还是很多?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特殊的女足运动发展模式:德国、法国等欧洲女足运动员大都隶属于职业足球俱乐部,比如柏林赫塔、里昂,这些职业足球俱乐部在着力发展男足运动的时候往往也会“捎带”女足以及其他项目,因此在欧洲,女足运动员的收入有所保障;而像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则一直坚持女足运动和校园体育结合,每所大学、中学、小学都有自己的队伍,各层级的校园足球比赛也多如牛毛。
我们呢?国内倒是有10余家所谓的“女足俱乐部”,但却打着“准职业”的赛会制联赛;2009年启动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也要求女孩子参加,但两年下来,真正参与其中的女生比例还不及男生的百分之一。
这样想来,女足的问题,或者说“需求”也就简单了:那就是真正为其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女足运动发展、女足球员培养道路。
寻求和国内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合作一定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虽然国内也有大连实德(微博)这样同时拥有男女足队伍的俱乐部,但如果想让国内俱乐部肩负起女足运动发展的使命显然不现实,毕竟他们连最基本的青少年球员培养责任都不愿意承担。这样,让女足回归校园便成为唯一的选择,如果我们的姑娘们原本就出身校园,参与足球运动之后也不离开校园,是不是就不会产生所谓的“踢球、学习二选一”的问题?只要我们的体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能做到紧密合作、无缝衔接,全面提升基层女足(足球)的培养能力,“体教结合”绝对会成为中国女足乃至中国体育未来发展的趋势。
真到那时,“升学”、“就业”就不再是困扰中国女足的问题,因为在她们中间,将极有可能走出下一个邓亚萍、下一个李宁!
本报记者 林 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