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裁判邵斌在广州亚运会体操比赛中擅自改分,让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近日国际体联做出决定,对邵斌“严重违背体育道德”的指控成立,其裁判级别被降为第四级,同时还被判承担7200元瑞士法郎的诉讼费。有意思的是,“年龄门”发生后,中国体操界一直保持沉默,但这次“改分门”许多业内人士却站出来力挺邵斌,值得一议。
据媒体报道,中国体操界人士的愤怒反应不外两种:一种说法是“阴谋论”,将邵斌事件与国际体联内部的争斗联系起来,认为邵斌只是被人当枪使。这种诛心之论的思维国人已很熟悉,难以证实,也难以证伪。另一种说法是规则有问题,直指打分的“硬伤”。如中国体操队总教头黄玉斌(微博)说:“当时很多裁判打出了误判,但我们裁判是公正的,冒着被处罚的危险把错误扭转过来,进行了变动,如果不变动,我们中国的张成龙(微博)在误判当中拿到第二,这个冤又向谁诉?难道让韩国选手拿了的话就公正了吗?不要以为多数裁判打出的分数就是真理。”
当然,邵斌本人还有上诉的机会,结果尚难预料,体操规则的问题也非外行人所能置喙。但根据黄玉斌的说法,邵斌肯定是违背了规则。据报道,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邵斌的改分,甚至是一种“公开”行为,只是在程序上不规范。言下之意,不规范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关键是我们拥有“真理”。
从这些体操界人士的反应来看,他们缺乏遵守规则的意识。一旦违背规则,就拿规则本身说问题。这在国内或许尚可行得通,在国际上则必然会发生碰撞。在法治社会,程序正义是至关重要的。现在许多普通人都知道,保证程序正义未必能实现实质正义,但违背程序正义就一定没有实质正义。规则一旦制定,就必须遵守,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如果认为大多数裁判打分不公,就认为可以违背计分制度,擅自改分,并认为这才是坚持了“真理”,那就无体育比赛的起码标准可言,近乎强词夺理。
规则是人制定的,必然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甚至谬误之处。但社会要正常运行,又只能按照规则行事,而不能因规则不完善就破坏规则,如果人人都这样想,那还要规则干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权玩弄规则的人,就只有任人宰割了。
药家鑫案、李昌奎案就是这样。按照现行法规,两人都当处以极刑。中国实行的是成文法,如果要废除死刑,也得首先通过立法机构修订法律,法学界是无权以个案要废除死刑。体育比赛中的规则就是成文法。你可以呼吁改革,但不可以自行改变。尤其是在国内比赛中诸多“潜规则”的存在,让人们很难相信黄玉斌教练的“真理”。比如“年龄门”,比如一直不毕业的大学生运动员,等等。因此,这样的“真理”不是中国体育实力的体现,而是中国社会“潜规则”即无视规则意识在国际上的体现。
每个教练都希望自己的队员在比赛中获奖,自己也好拿奖金,这无可厚非。但要光明正大,不能都像王濛打人事件中的教练那样护短。刘翔在罗伯斯拉扯自己,与金牌失之交臂后,面对是否要求重赛的提问,他表示不赞成,认为这对其他运动员不公平。我觉得这就是光明正大,体育精神包括遵守规则比金牌更重要。
今天体育界的问题是“潜规则”盛行,使竞技体育失去其魅力。这实际上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即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的人都无视规则,使许多明文规则徒具虚文。(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 景凯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