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颜强:逢场作戏的中国足球记者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8月31日16:03  FT中文网

  真亦假来假亦真,假亦真来真亦假,看看中国足球的报道,倘若只是添加些茶余饭后的笑料,无伤大雅,稍加推敲,却总会发现太多不可思议的内容。

  例如即将开始的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二十强赛,中国队将在昆明首战第一个对手新加坡,而前线记者报道,来访的新加坡队训练质量明显在中国队之上,中国队的训练质量和备战状态有些差强人意;例如更早时候,当两条线的不同代表,在欧洲为中国队寻找洋帅时,媒体也会刊登出大篇幅对官方人物的采访,言之凿凿地否认中国队要聘请洋帅;例如媒体报道,塔吉克斯坦国家队为了出征二十强赛,对刚刚让位于洋帅卡马乔的前中国队主教练高洪波发出邀请;例如媒体接踵报道,塔吉克斯坦聘请高洪波是假新闻……

  这样的氛围里,莫衷一是已经不是受众的直接感受了,混乱然后腻烦,才是更真切的描述。二十强赛,又有了一个卡马乔履新,中国足球多少有了一丝新闻故事脉络,但你如果选择微博抑或其他新媒体手段去了解中国队的话,各种报道带来的信息、特别是其后隐藏的观点,只会让你发疯。

  我一直怀疑微博的媒体属性——人人跳上来就急不可待地发表观点,客观调查和报道的原始新闻属性,在这种连接到手持终端的社交网络上,几乎是不存在的。当微博和传统媒体搅在一块儿,话题还牵扯上中国足球之后,这样的混乱就更不可思议了。

  “新加坡队训练质量远在中国队之上”。这样的标题报道,算不上触目惊心,却也会让中国球迷有点提心吊胆。如果只是扫一眼标题还好,这样的报道,倘若细看,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卡马乔在干什么?怎么洋帅来了,反倒训练水平、整饬球队的能力,好像还不如土帅呢?

  专业的足球人士,多少给我解了些惑。“首先别相信这种报道。其次应对这样的比赛,不同教练会有不同选择,卡马乔需要通过头两场比赛熟悉球队,并且树立自己的威望,这么短时间,在他还不熟悉中国队的情况下,他让国家队每次训练都是高强度的两小时,可能吗?”

  这样的解读或许更接近事实。我不禁回头怀疑起了前面那篇报道。难道一线的记者,每天跟着国家队和卡马乔转,他们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懂?

  有些似是而非的新闻,有其晦涩背景。像“中国队不请洋帅”,可能就是一种夹缝之中不得不说的话。

  “塔吉克斯坦力邀高洪波”,又让微博上跌了一地的眼镜。高洪波果然有料啊,中国足球不识人才啊,这样的第一反应,我相信会有不少。随即我的同行,不辞劳苦,针对性的调查直接找到塔吉克斯坦足协,查找出这条新闻里太多的漏洞,于是微博上又是一片喧嚣。事情真相如何,现在似乎还在争论。只是对于“力邀”的报道,我又开始了狐疑:倘若这最终被证实是假新闻,那么为什么有人要发表这样的报道,而且在这样的报道之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情?要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传言真假,我估计为高洪波叫屈乃至打抱不平的人会很多——因为微博上任何一条流言,都能激起风浪,事实真假,反倒不重要了。

  媒体为什么要这样积极地表演?甚至可能是在无端端地制造新闻?就因为卡马乔至今仍不开口、没有直接面对中国媒体的长枪短炮,而是在低调地准备自己任上的头两场比赛?

  逢场作戏,制造噱头、吸引眼球,恐怕是这些混乱新闻诞生的原因,尤其在一个跳跃在时间刀尖上的微博时代。捧红一个新人,媒体能够聚拢一群受众,打垮一个公众人物,也会有同样的轰动效果。这样的媒体,有着全新的媒体原则,而且一切都是量化的:点击率、跟帖、评论或者转播……别有用心的人,同样可以捕捉住这样的媒体氛围,来造势、来制造疑团,来让自己黄袍加身。

  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跳跳微博,能拽曳出来这些逢场作戏的报道,一条微博的存活时间,大多不过几十分钟,很难超过一天。大家都在争分抢秒地逢场作戏着。

  颜强(微博)(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