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岛晚报:以大运会之名

  大运会闭幕了,12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你记住了什么?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多少人关于大运会的记忆空间,留存的不过就是这两大节庆活动的歌声舞姿,甚至连这个也未必看完。大运会不是奥运会那样可以让全民兴奋的体育盛事,大运村自开村以来几乎每晚都举办的联欢节,对参赛者不设门槛,可以临时更改项目、参赛退赛的规定,早就宣告了这场大联欢的主题不只是竞技。它不过是假体育之名的一次年轻聚会,不应该承载太多的功利内容,也无需成为全民关注的大事件。

  大运会不是第一次来到中国,10年前的北京,中国第一次登上了大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首位。 10年之后,中国依然在这张榜单上遥遥领先。从领先到领先,10年的时间,已经改变很多。对于中国体育而言,大运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承载着和奥运会、亚运会相同的竞技重任,在征战大运会的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中,更是国字号队员云集。 10年前的大运会,篮球、乒乓球、体操……,无一不是国手上阵,精英尽出。

  这样的阵容,虽然确保了我们在奖牌榜的地位,却完全错离了大运会的本质,更无益于中国体育的健康发展。 10年之后,就在大运会第二次莅临中国之前,一个叫张尚武的人举着大运会冠军的名号出现,引发人们对于大运会到底该如何看待的思考。一个拿过大运会冠军的人却没有读过一天大学,甚至想上学却被拒之门外,这样的经历无疑是对之前那种大运会参与模式的极大讽刺。

  从北京到深圳,从带着深厚传统味道的皇城故都到带着开放活泼气息的改革新城,大运会对于中国体育的含义也在悄悄发生改变。从2005年开始,中国大运代表团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参赛。随后的实践证明,这样的转变并未使得中国代表团在大运会上的成绩出现明显下滑,反而让更多的大学生选手有了机会参与其中,让大学生运动会逐步靠拢应有的轨迹。

  和10年前相比,大运会上的金牌早已经撩拨不起国人的丝毫兴奋,甚至开幕式上的旗手都从体育明星变成了校园草根。但中国大运会代表团依然有“保三争一”的目标,成员里仍有大批来自国家队的专业选手。比如把参加上海游泳世锦赛人马直接拉过来的跳水、水球、甚至游泳。再比如国手占据了一大半的女足。当他们摘金夺银登上领奖台的时候,我们可以为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叫好,在此之外,恐怕再也难找到可以支撑的兴奋点。

  来深圳参加大运会的中国运动员都有大学学籍,并不能掩盖背后依然存在的过分追求竞技成绩而忽略大运本质的心态。学籍其实难以说明什么,那些顶着大学生名号的选手中,有多少是没进过几天课堂的专业运动员?他们不是大学生运动员,更应该叫做运动员大学生。或许我们应该看一下美国,金牌榜上只排第五,但谁敢由此就认为他们的竞技体育已经脱离了顶级军团,谁又能否认他们校园体育发展的先进。美国来的都是纯正的学生,他们在享受这样的比赛。但同时,这里面也藏着未来可以在奥运会赛场争金夺银的明日之星。

  有人说,中国的大学生运动员都是被职业队淘汰的,美国的大学生运动员都是将来可能实现职业辉煌的。这样说法未免偏颇,也更多地牵扯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但对于大运会而言,只是为所有参赛运动员提供学籍证明,避免不了“张尚武悲剧”的再次出现。新时代的中国体育,需要新的理念和价值观,只有当校园体育的发展和专业体育人才的培养也能够真正良好结合时,大运会之于中国,才得以真正回归本质。 王大伟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大运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