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汪大昭:顺应大运会定位之变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参赛运动员的身份和竞技水平之间,一直存在着让人纠结的情况。在深圳大运会赛场内外,听到的议论不少。一旦什么项目的比赛水平很高,运动员立马就会被怀疑不是真正的大学生,好像非要纯粹的业余水平,才算干净。可是,由此带来观赏性和社会关注度下降,又非主办者所愿。

  当初,大运会竞技水准的确很高,世界纪录频生,而参赛者的学生身份是否真实,则属你知我知,心照不宣。20多年来,笔者看过好几次大运会,动用国家队出战的不在少数。如果光是中国派专业运动员参赛,别人都是真正的大学生,哪还会弄出“小奥运”的说法?

  时过境迁,大运会作为世界体坛高端赛场的作用已经弱化,原因之一是职业体育的发展和兴盛,观赏性很高和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项目逐渐步入职业体育序列,将众多顶尖好手吸引过去,客观上也把大运会的平台腾给了大学生,使比赛更为公平。这是历史演进使然。

  与时俱进的态度最为重要。中国两次承办大运会,对世界大学生体育的发展有所贡献。至于选手身份,具有竞技特长的普通院校学生参赛比例正在提高。何况各国教育体制不同,许多地方延长学制,以修满学分为准,因而接连参加数届大运会的人并不少见。打球的人也要读书,能不能因此就算是学生?学生去练体育,这半读半训的“半”字又当如何界定?

  借助体育竞技作为载体,将大运会办成全球学子交流沟通、增进友谊的聚会,只是个美好的愿望。理想中的事情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一步步接近现实,这比仅仅停留在质疑上要好得多。(汪大昭)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汪大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