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随着南海之滨、深圳湾畔的“海之门”向世人徐徐开启,由象征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26本书籍模样搭建而成的别致的火炬造型,被五大洲的代表同时点燃,标志着经过深圳人四年零七个月的精心筹备,深圳史上首个国际性体育盛会开幕了。(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海之门”的开启,颠覆了人们关于大型赛事开幕式的既定认知。没有明星大腕的捧场,没有璀璨烟花的点缀,也没有轻歌曼舞的烘托,而是把属于大学生运动员的舞台还给他们,让他们尽情演绎力量与美丽、青春与激情,体育于此获得了本真的意义。让人耳目一新、简约而不简单的开幕式自然又引来了人们的无数猜想:未来的日子里,乃至大运会之后,深圳还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猜想就是期待。深圳应该早已熟悉了这种期待的分量。人们无法忘记,从一个人口和资源都非常匮乏、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今天举世闻名的现代化都市,创造人类自工业文明以来城市化的奇迹,深圳人仅仅用了30余年时间。没有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精神,这样的奇迹不可想象;又因为深圳是奇迹的创造者,世人的期待理所应当。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这是深圳人的承诺,也是深圳人对期待的回应。(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其实,深圳“不一样的精彩”早已拉开了大幕。无论是不为大运会新建媒体村,2/3的场馆都是维修改造而成所体现的节俭办大事,还是火炬传递让市民充当主角,火炬传递线路努力不扰民的选择,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都是那么新鲜。
之所以感到新鲜,是因为一道“城与人”的题目似乎总让我们陷入两难,并为之纠结,而深圳人给出了一个解开死结的思路和办法。在这里,人是目的,城市为人而存在。深圳人更深深懂得,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固然有赖于其以高楼大厦等为符号的硬件设施的完善,但也缘于其是否供给了高效的公共服务,使城市生活便捷而安宁,更缘于他们能否在这座城市里收获应有的尊严。
毋庸置疑,大运会的举办,让深圳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国际化城市的硬件条件,而且在国际化氛围、国际知名度、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提高,水环境治理、轨道交通、道路改造等公共工程也会产生积极的后续效应,这些利好均可以服务于今后的市民生活。而事实终将证明,经由大运会从筹备到举办的实践,治理理念的更新、转变及其效果,尤其是这座城市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面对批评,“禁止农民工大运会期间讨薪”的行政命令被宣布废除时,我们看到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当城市管理者断然决定,舍弃强制限行这个最易见效的办法,把自主权交给市民时,我们看到了权力的谦卑;当众多深圳人响应绿色出行倡议,将爱车申报停驶时,我们看到了市民自治能力的激活……如是种种,都在见证一个城市品质的提升和人气的凝聚。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于大运会筹备过程中,回答媒体采访时曾经说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管理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政府不能包打天下。城市也好,社会也好,应当把更多的事务、更多的管理交给市民、交给社会组织去办。”正是有了这种崭新的理念,并由此催生了对市民权利的尊重,我们长久以来念兹在兹的“以人为本”才有了落脚之处,市民自觉为城市担当的主人意识才会生根发芽。也只有在这样的城市,城与人的关系才会渐臻亲善、和谐之境,城与人才会交融一体而永远不致分裂。
深圳,因为面朝大海而胸怀宽广,其肩负起追赶世界潮流、勇当改革先锋的重任,堪称势所必至;现在因为崭新理念的注入,其再度焕发青春,为中国人提供一个从容与世界对话和交流的参照,也是理所固然。
大运会开幕式只是精彩的开始,祝福深圳,期待深圳。深圳必将为中国和世界奉献更多“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