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社:全民健身不能“丢”下孩子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8月08日21:11  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8日体育专电 体育时评:全民健身不能“丢”下孩子

  新华社记者何军

  我国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已有两年,如今,中国民众的健康观念正在不断改进,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也有明显提高。然而,逐渐庞大的健身人潮中却难觅孩子们的踪影。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那么,全民健身又怎能少了他们?

  在第三个国家“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乌鲁木齐部分公园和健身场馆。随着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乌鲁木齐经常锻炼的人数较之以往明显变多。晚饭过后,公园随处可见走路、打羽毛球的人,广场经营网球摊位的地方生意红火,许多健身场馆内也是人满为患。

  全民健身是“后奥运时代”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工作重点,如此热火朝天的全民健身场景理应令人备感欣喜。遗憾的是,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忧虑:尽管正值暑假,三两出门锻炼的依然以中老年为主,青少年却“宅”在家中,成为最不爱锻炼的一个群体。

  培养孩子将运动作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才能让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生活,而中国许多地方的孩子显然缺少这方面观念的灌输和培养。

  以下的一组数据足以让大家担心:从1990年至今的20多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肥胖和近视,与2000年相比,当前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城市男学生1/4为胖墩儿;青少年的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中国即将成为不折不扣的眼镜王国。

  显然,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不得不谨慎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引导青少年强身健体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从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氛围,共同促进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国务院日前颁布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制定青少年体育运动行动计划,提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除了要落实国家政策,政府部门要协同协会组织引导、营造青少年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体育部门不仅要加快基础体育设施建设,为孩子们提供健身的场地,丰富孩子们的健身内容;同时应与协会组织协调,利用业余时间针对青少年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经常参与锻炼。

  国家三令五申严厉禁止假期违规补课,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严格执行,同时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补课行为,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体育锻炼从娃娃抓起,家长们也要改变观念。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日益加重,“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许多家长教育子女的至理名言;加上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致使孩子们不堪重负。除了每天通宵埋头应付各种作业,原本可以喘口气的寒暑假也被名目繁多的补课所取代。对他们而言,体育运动甚至成为一种奢望。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未来的一切都是妄谈。因此,家长们的观念应该转变,学习固然重要,但不要以牺牲孩子们的健康为代价。(完)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全民健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