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晶报:王濛事件为何引人关注

  人们关注王濛,不仅是因为一起冲突,而是希望借此窥见我国体育管理机制中的某些弊端  国家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的新闻发布会可能要泡汤了。

  近日,王濛因与领队王春露发生冲突一事经媒体曝光后,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即,国家冬季运动中心召开会议,宣布将王濛开除。而王濛则不甘示弱地表示,“我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把真相告诉给大家……包括短道速滑队所谓商业赞助背后的真相,还包括一些人处心积虑压下去的兴奋剂事件等等。我保证我说的都是真话,我也希望敢登真话的媒体来参加我的新闻发布会。”但这番强硬的表态作出后没多久,王濛的态度迅速发生转变,有知情人称,王蒙可能不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了。

  人们关注王濛,不仅是因为一起冲突,而是希望借此窥见我国体育管理机制中的某些弊端。从“丽江群架”事件到此次王濛被除名,若将原因全部归咎于某个“刺头儿”,恐怕过于简单。而王濛所称的“商业赞助背后的真相”以及“一些人处心积虑压下去的兴奋剂事件”,尽管没能坐实,但情急之下的表态,也未必都是虚妄之言。

  正因为如此,公众都期待王濛能言行必果,如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把知道的真相全都说出来。但有消息称,王濛放出“狠话”没多久,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冬季中心和黑龙江体育局的领导,以及王濛身边的一些亲朋好友都对王濛进行了“洗脑”,他们给王濛分析了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各种利害关系,以此来说服王濛放弃。如果新闻发布会最终泡汤,即是“洗脑”一说的极好例证。

  体育运动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传递的是平等、公正、友谊、团结等共同价值。但在一些运动领域的管理和竞技中,人们看到的是运动员的“野性”和“工具性”,却很少感受到真正的体育精神。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对王濛事件的关心,也同长期以来的所闻所感有关。

  王濛是一名个性极为鲜明的运动员。2007年,她曾经公开“炮轰”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而在2010年冬奥会顺利夺金之后,她又在赛场上忘情“磕头谢师”。这样一名颇具个性的运动员,在想要说点真话的时候,最终还是遇到重重阻力。一个最该公开透明、传递共同价值的领域,如今却丑闻频出,处处闪现着官僚习气,这样的现实引人深思。


分享到:

相关专题:王濛被开除出国家队并禁赛专题 

更多关于 王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