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晚报:“二王冲突”只是导火索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8月05日09:35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牵涉冬奥会冠军王濛和领队王春露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内部冲突事件已经发生了一个多星期,冬管中心至今没有给出明确的处理决定。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拖字诀”。

  与其深究在这场冲突中谁多打了谁一拳,不如分析这么大的动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其实,队内矛盾积累已久,青岛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不少媒体翻出当年“二王”同场竞技时的旧怨以及黑吉两省在冬季项目上的纠葛。依记者之见,不能说这些跟青岛冲突没有关系,但也许不是根本的原因。

  问题的关键,应当是“后温哥华时代”中国短道速滑队领队、教练、大牌队员之间在训练管理理念和利益分配之间的矛盾。

  短道速滑项目是一个容易起冲突的项目,不论在场上还是场下。讲到这里,不妨多说几句题外话。短道速滑本来包括个人项目,跟游泳、田径是一个道理。然而,因为有弯道超越、有碰撞、有犯规,中国队和韩国队利用整体实力的优势在某种意义上把它变成了一个“半集体项目”。在中长距离小项比赛中,运动员很难一路领先滑到终点,所以中、韩两队常常在决赛中采用“人海战术”,“牺牲”一部分队员打乱对方的节奏或是阻止对方的超越,确保本方有实力的队员赢得金牌。

  这样的战术并非国际滑联所鼓励,因为这与公平竞争的原则相悖。然而,在韩国队和中国队这样的做法却十分普遍。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做出“牺牲”队员的利益。对于中国队来说,如何平衡、协调主力队员和其他队员的利益,是队伍管理者必须正视和面对的难题。其实,早在杨扬、杨阳、王春露、孙丹丹当红的年代,队伍中也存在着种种矛盾。但是最终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比较成功地将这些矛盾“消化”,没有让它们浮出水面。

  温哥华冬奥会之后,短道队前任领队杨占武接受人民大学邀请前往任职,以前担任副领队的王春露升任领队。据记者了解,王春露在管理风格和理念方面与前任颇有不同,显得较为强势,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和主教练李琰也存在一些分歧。只是在丽江冲突爆发之前,这些问题并没有暴露出来。

  青岛集训期间,由丽江事件积攒下的矛盾还在。在训练当中,一些队员有情绪,王春露较多地采取“压”而不是“导”的方式。王濛在队中有一定威信,喜欢出头,给队伍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王春露采取亲近部分世界冠军、疏远王濛的策略,不料她的想法却被队员们告诉了王濛。也许王春露的初衷是为了搞好队伍的管理,为训练创造良好的氛围,可是方法确有不妥之处。

  很多人在议论这件事之中李琰的角色,她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据记者所知,李琰在训练和管理理念上与王春露有着比较明显的分歧。对于王濛这样的运动员,王春露希望以权威压服之,而李琰在国外待的时间比较久,加上之前与王濛有过冲突,她更倾向于相对人性化的沟通和管理方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王濛也好,王春露也罢,在这两次冲突之中都有值得检讨之处。对于李琰和其他参与此事的队员、教练,也该好好思考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以为后来处事之鉴。


分享到:

相关专题:王濛被开除出国家队并禁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