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响:我所认识的孙海平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22日03:38  东方早报

  2000年年底,就在孙海平率领队员们备战2001年九运会时,陈雁浩向田径队领导提出离开孙海平。

  对一个踌躇满志的教练来说,心爱弟子的怀疑并出走,对他的打击无疑是“心中最永远的痛”。这种痛化为更大动力:我一定要再培养一个,证明给人们看,这次不再是亚洲冠军,而是世界冠军。

  他的底牌就是刘翔。

  孙海平的第一个实验品不是刘翔,是谁呢?陈雁浩,亚洲栏王,孙海平的大弟子。

  对于这名当年他亲自从上海市体校挑选的弟子,孙海平一直寄望颇高。不过,由于在1988年随同国内30多名教练一起以专家的身份出访也门,孙海平直到1993年才开始全面指导陈雁浩。那时陈雁浩已经冲进全国前三,并获得了七运会冠军。

  1997年八运会前,孙海平和另一名教练梁仕强带队在莫斯科集训。为了更好地贯彻训练意图,他找了个借口,私下跟领导提出单独带陈雁浩回国训练。回到上海两个月,他将新方法运用到陈雁浩身上,在随后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陈雁浩跑出了13秒39。而在之前,他的成绩都在13秒5左右。

  但就在一切按照正常轨道运行的时候,发生了当年震动上海田径界的“弃孙事件”。

  2000年年底,就在孙海平率领队员们备战2001年九运会时,陈雁浩向田径队领导提出离开孙海平,同时要求原来曾带过他、退休后返聘到上海队的国家队教练梁仕强辅导他。没过几天,申请报告被顺利批准。随后,孙海平手下的队伍被拆分:谈春华(400米栏冠军)、曹靖(110米栏全国第二)和刘翔留下,陈雁浩、张峰(当时的全国第三)由梁仕强指导。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孙海平措手不及,在他的九运会备战计划里,不仅要确保1999年全国锦标赛时的5名运动员进入前8,还要以陈雁浩为首,包揽金银铜,并让陈雁浩再上一个台阶。“如果运用我的新思路,陈雁浩仍然有潜力可挖。”

  对一个踌躇满志的教练来说,心爱弟子的怀疑并出走,对他的打击无疑是“心中最永远的痛”。这种痛化为更大动力:我一定要再培养一个,证明给人们看,这次不再是亚洲冠军,而是世界冠军。

  他的底牌就是刘翔。

  2001年,“出逃事件”一年后,弟子刘翔和陈雁浩将要在九运会110米栏决赛交手。

  九运会前10个月,在训练次数和强度上,孙海平都给刘翔加了量。这年夏天,天出奇炎热,上海莘庄基地田径场,孙海平带着谈春华、曹靖和刘翔光着膀子苦练。几乎同时,同一块场地,陈雁浩也在跑道上飞奔。

  如今已成为孙海平助手的曹靖每每想起那个夏天,都会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两个组都在有意避开同时、同场地训练,可紧张的氛围仍旧无处不在。”原本就不善言辞的孙海平笑容和话语更少了,刘翔也在那个时候感觉到了师父对他的空前重视,每个周四下午,其他弟子休息,孙海平都要单独给他加练,而且使用的新方法也越来越多。

  复仇的一刻终于来临。2001年11月19日,110米栏决赛,18岁的刘翔以0.06秒的优势击败了陈雁浩。他夺冠的成绩是13秒36,新的亚洲栏王诞生了。

  尽管在之前的全国田径大奖赛宁波站和上海站中,刘翔曾战胜了陈雁浩,但这一次在孙海平的心目中才是真正全面的胜利:曹靖获得了第五,离开的张峰排在了他的后面;而谈春华取得了400米栏的冠军。

  对于给他长脸的弟子,孙海平只是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尽量掩饰着自己的兴奋之情。但刘翔等却从师父的不动声色中,感受到了他难以遏制的激动。曹靖说,孙海平那一刻的喜悦,丝毫不亚于2004年刘翔奥运夺冠。

  从2000年的13秒8到2001年的13秒3,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提高0.5秒多,刘翔在孙海平的调教下创造了奇迹。“亚洲栏王”的离去,成全了年轻的刘翔,而孙海平则认为,“这是新的训练手段对老方法的胜利。”

  刘翔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孙海平革新训练理念的想法,一种包含速度、力量和技术的综合训练手段就在孙海平的无数次静思和尝试中成型了。孙海平称之为“加压法”,在人为施加压力的状态下原地仰卧跑步训练,运动员腿部肌肉的伸张力及抗阻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这也是提高运动员栏上快速摆腿动作的关键。

  每次进行这样的训练,无论是刘翔还是辅助他的孙海平和助手都会大汗淋漓,刘翔更是将其称之为“自我摧残”。但刘翔不得不承认,这种“摧残”作用明显。

  李响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飞人刘翔征战2011赛季专题 

更多关于 孙海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