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网:质疑张尚武不如质疑管理体制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19日12:18  红网

  随着连日来对前世界冠军张尚武街头卖艺事件报道的增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张尚武变得渐渐丰满起来,除去对他个人境遇的报道,还不断有媒体爆出他盗窃、撒谎、打架、与女友同居、与教练交恶等等恶行。(7月17日《新京报》)

  现在的舆情,已经由最初的同情转向了对张尚武个人素质的质疑,似乎这样一个道德上具有瑕疵的人已经不适宜得到社会的帮助,理应任其自生自灭。我们的文化传统,向来对道德有相当高的期许,所以也希望获得救助者是一个在道德上完美的人。他可以因为疾病、事故导致贫困,但必须自强不息、自尊自立,甚至对生活以德抱怨。

  可是人性向来不是如此完美的呈现,在真善美的背后,终究站着假丑恶,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无法规避。从事件的进展以及媒体记者的报道来看,张尚武自身的确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他走到今天这一步,问题不是全出在他一个人身上,与其质疑张尚武的素质,不如质疑管理整个运动员管理的体制。

  首先,是训练方式的问题。长时期不与外界接触压抑地训练,竞技体育残酷地选材方式,让运动员们在取得好成绩之前,背负了太过沉重的心理压力。这样的训练方式,让大多数运动员享受不到运动的乐趣、体味不到运动精神,唯有拿冠军才能让他们脱离枯燥无趣的苦海、功成名就。正因为如此,像张尚武这样,在取得成绩之后开始穿名牌、好攀比,这不很正常吗,这是他们长期压抑下的一种自我肯定与宣泄。

  其次,是学习方式的问题。运动员们一般在最渴望知识的年纪被强行“断奶”,即使出类拔萃如李娜、邓亚萍者也是日后又“回炉”进行的学习。一般运动员除了枯燥的专业训练,并没接收系统的文化课训练,也无其他的谋生技能,这很容易让他们在退役之后失业。

  反观国外的运动员,大多时候把运动当做一种爱好。看过电影《社交网络》的观众,可能对其中哈佛大学双胞胎温克莱沃斯兄弟记忆犹新,他们不仅作为赛艇运动员参加了北京奥运取得了第六的好成绩,更是创业明星——因为与“脸谱”创始人扎克伯格打了四年官司而名声大噪。至于冰壶比赛运动员职业更是五花八门,包括会计师、精算师、教师……这样的运动员,怎会因吃不上饭而需要开个银行账户让别人救济。

  最后,是生活方式的问题。大多数运动员们少小离家,非常渴望爱情与友情。但我们的训练却不允许运动员享受年轻人恋爱的权利,他们正值壮年,像张尚武这样谈谈恋爱有什么不正常?而一味压抑他们情感与身体,致使运动员剑走偏锋或是走上邪道一点都不稀奇。

  长期以来,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国家实现体育强国梦想的一部分,为国争光的义务重,自我权益重视的少。张尚武事件,舆论不能偏向寻找他个人的道德缺陷、素养问题——他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虽说颇为极端,有家庭、个人的原因,但体育界不能放弃反思的机会,应从体制入手去寻找破解运动员的教育问题、就业问题之路径,不能让他们独自承担制度之痛。

  稿源:红网 作者:陈小二


分享到:

相关专题:昔日体操名将街头卖艺专题 

更多关于 张尚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