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6日体育专电 题:愿不再出现张尚武式的悲剧
新华社记者王镜宇
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冠军张尚武沦落北京街头卖艺的新闻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运动员退役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张尚武自身不思进取?还是如张尚武所说地方队教练跟他过不去?
对于这一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目前看来,更多人的反应是同情和唏嘘,毕竟荣誉光环和残酷现实之间的反差实在太大了。
依笔者之见,张尚武沦为窃贼、锒铛入狱乃至流落卖艺,并非相关社会和体育部门的直接责任,但是在运动员培养中,包括文化教育在内的薄弱环节却依然值得反思。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以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为基础,是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体质,培养人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中国体育界,尤其是竞技体育界,不少实践者将金牌当成了体育的终极目标,却忽视了运动员文化和德育的培养和教育,这样做可能能够培养出冠军,但是却并不一定能让他们成为健康、健全、全面发展的人。
体教结合已经提了多年,但是在一些教练员、运动员甚至体育管理者眼中,体育成绩永远是第一位的,重训练轻学习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去年就毫不讳言地表示,运动员文化教育、就业安置和伤残保障等长远性、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得到系统、全面解决。他强调,在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应针对学训矛盾突出这一问题采取切实措施、下足功夫。“决不能只为培养10%左右的优秀运动员,就牺牲掉90%孩子的文化教育”。
类似张尚武的悲剧在体育界是个个例,但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会成为他的全部。这无疑给体育主管部门和运动队一个警醒:在狠抓运动成绩的同时,不可放松文化教育,不可放松德育培养,否则还会出现张尚武式的悲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