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青年报:女排新生代在挫折中成长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12日11:10  中国青年报

  中国女排在北京时间昨晚结束的第九届叶利钦杯比赛上获得冠军。虽然这次夺冠很难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女排目前在世界排坛的地位,但这次夺冠极大地鼓舞了全队的信心,年仅20岁的惠若琪当选本次比赛最有价值球员,更是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女排大胆重用年轻球员的成果。 

  以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名字命名的本项比赛创办于2003年,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女子排坛每年最重要的大赛之一。依照惯例,至少有两三支参加叶利钦杯赛的球队具备世界冠军水平。不过,今年参赛的俄罗斯队和巴西队却是名不副实。俄罗斯队的主力队员加莫娃、索科洛娃缺阵。由于一队正在参加墨西哥泛美杯女排赛,因此,北京奥运会女排冠军巴西队只派出二队参加本次比赛。

  原本目标只是前3名的中国女排意外夺冠,也是主教练俞觉敏自去年9月上任以来,率队拿到的第一个高级别世界大赛冠军。

  不可忽视的是,对于近1年来自身麻烦不断,又屡屡在国际赛场受挫的中国女排来说,即使是这样一个分量不太重的冠军,其象征意义和增强信心的作用,也是通过其他手段难以达到的。

  今年3月,新一届中国女排组建完成,俞觉敏一方面对冯坤(微博)、周苏红甚至赵蕊蕊(微博)等老将的回归抱有一线希望,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冒着极大风险在新人培养和起用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杨珺菁(微博)、杨婕、米杨(微博)、单丹娜(微博)等一批1990年前后出生的年轻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得到了大量的参赛机会。新一届中国女排从今年6月开始参加一系列国际比赛以来,人们已经能够看到中国女排新主力阵容的些许端倪,主攻王一梅(微博)、惠若琪,副攻杨珺菁、马蕴雯(微博),接应杨婕,二传魏秋月和自由人单丹娜。重用新人的速度在中国女排历史上是罕见的,也显示出俞觉敏对培养中国女排年轻球员的急迫心情。

  21岁的小将杨珺菁和17岁的小将杨婕已经基本在副攻和接应的位置上确立了主力地位,杨珺菁去年第一次入选国家队,但获得的参赛机会远没有今年多,杨婕则是第一次进入国家队。两名小将在身高上极具优势,杨珺菁身高1米90,杨婕则达到1米94,她也成为自赵蕊蕊、徐云丽之后,中国女排历史上的第三“高人”。不过,身高的优势无法弥补年轻队员技术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在1个月前的瑞士女排精英赛上,年轻队员发挥不稳定曾饱受诟病。实际上,业界在俞觉敏大胆起用新人之初就已经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中国女排必须从头再来,抛开成绩、荣誉的牵绊,用新人去开创新天地。也有人认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需循序渐进,目前球队的人员变动适宜微调而不宜操之过急。

  当中国女排在1个月前瑞士女排精英赛上惨败于日本队时,呼唤冯坤、周苏红等老将回归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几乎成为中国女排遭遇失利后的必然规律。“使用老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位业内资深教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周苏红在亚运会之前重返国家队,中国女排夺得亚运会冠军,周苏红功不可没。如果两队实力相当,谁能处理好关键球,谁就能掌握战局——老将的作用正体现在关键球的处理上。”

  “如果总是依赖老将处理关键球,新人就永远不能真正担当重任。”这位资深教练表示,“因此,使用老将只能是权宜之计。”

  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是中国女排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但为了一时的成绩需要,中国女排已连续出现老将回流的现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是一次,2009年到2010年又有一次。老将回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球队的危机,却耽误了队伍培养新人的时机。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中国女排的人才断档已不是一代人,而至少是两代人。

  夺得本届叶利钦杯冠军,无疑将坚定中国女排继续培养和任用新人的信心。不过,中国女排未来的任务依然很重,年轻队员要想一直得到信任,还需要更多的机会去证明自己。

  本报北京7月11日电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女排征战2011赛季专题 

更多关于 女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