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日报:新瓶装旧酒 拐点仍存疑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05日13:51  新华日报

  上周日,万达集团与中国足协签订三年赞助五亿元的“3+N”合作协议,在足坛内外引发震动。“阔了”的中国足球会因此迎来拐点,就此走上振兴之路吗?

  虽然中国足协副主席韦迪称此次合作“领域非常宽阔,深度史上未有”,但从已经公布的双方合作内容来看,我们还无法看到“革命性”的变化,“有望迎来拐点”的说法也明显缺乏支撑。实际上,在公开否认此前“买断中超”、“入住足协”等传闻的同时,就连王健林也表示,与足协的合作主要还是以赞助商的身份出现,涉及六个方面均为全面赞助,目的是为中国足球提供资金支持。

  之所以难称得上“革命性”,是因为这些合作内容都似曾相识,以前不是没有过,只不过没有这么集中在一家企业,手笔也没有这么大,但其实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据悉,双方战略合作的重点是:聘请世界级优秀外教执教中国队;启动希望之星计划,选派中国足球希望之星队赴欧洲留学;冠名中超联赛和青少年联赛;探索改革裁判考核、奖励制度;赞助国家女子足球队,冠名中国女足超级联赛等。归纳起来无非就是在青少年培养、国字号球队建设和中超联赛三个方面展开战略合作。

  就拿青少年球员留洋来说,万达将与中国足协共同选拔16岁以下的“希望之星队”赴欧洲留学,三年分三批共选拔60余人,实际上这与当年的“健力宝模式”并无二致,虽然是把建制打散融入到当地球队进行训练和比赛、让小球员融入到当地球队当中,显得与当年有所不同,但效果如何仍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几十名队员的成才毕竟是个“小概率”的事情,就像当初留学巴西的健力宝队一样。我们也没有听说,哪个国家足球的成功是完全靠这种“借鸡生蛋”取得成功的。日本当年大批量足球少年留学巴西实际上也并非该国足球取得成功的主要路径,而是依托于自身的青训体系和职业联赛培养人才。日本现有50万名注册球员,与我们的4、5万人,如何同日而语?

  再说聘请世界名帅,从近二十年前在上海大众的赞助下聘请第一位洋帅施拉普纳开始,直到去年底与布拉泽维奇成功牵手,中国足球也没少聘请高水平洋帅乃至世界名帅,但事实证明,洋帅并不能改变中国足球整体落后的现状。即使是米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也得益于当时那支人才济济的球队和张吉龙带来的预选赛分组上上好签。老布算不算名帅?没有人可以否认,但是为何国奥队连阿曼这一关都过不了?道理谁都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即使万达此次计划花在世界名帅身上的金额超出当年聘请施拉普纳不止十倍,但这一举措也还是重复和翻版,没有跳出过去。

  至于联赛冠名赞助,就更不稀奇了。至少对于中超联赛,每年的冠名是家常便饭,无非就是轮胎、啤酒现在换成了房地产。联赛质量和水平会因此就能立马跃上一个新台阶吗?当然不会。

  不可否认,万达的回归和注资的确给中国足球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这些措施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还是新瓶装旧酒治标不治本,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尚未可知,至于中国足球将因此迎来“拐点”的观点就更显得不靠谱了。

  中国足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制度设计,所以没有制度、机制的改革创新,再多的钱,恐怕也无法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有钱就能完全解决的,钱只能解决必须用钱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能解决钱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就比如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无暇踢球,踢球场所寥寥无几无处踢球的问题,是一个赞助商、一个足协和体育总局就能解决的吗?

  不按足球规律办事让我们吃尽了苦头!比如,当年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开启了足球发展的新时代,但把青少年后备的培养从业余体校完全交给俱乐部后备梯队,就走了大弯路。由于绝大多数职业俱乐部根本“不职业”,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眼光只放在一线队,哪有功夫建立和培养后备?后备人才断档、足球人口萎缩,从而引发国字号一系列崩盘就不足为奇了。在业余体校基本取消的情况下,作为教育的一部分,青少年足球培养又与教育体系严重脱节,青训体系基本坍塌,足球注册人数从顶峰时的近百万滑落至现在的四五万,令人何其痛心!还有,青少年竞赛体制不合理,过分注重成绩,也直接导致改年龄等丑恶现象产生。这些问题可不是有了钱就能解决的。

  王健林就算对其五亿元的赞助使用有建议权和监督权,对赞助费用的支出情况随时可以审计,而且将来是否继续合作也要根据青少年球员的数量和大众对足球的热情来决定,但他仍然是个赞助商,充其量更有话语权而已,而中国足协管办不分等制度性问题依然故我,中国足球依然百病缠身沉疴待砭……赞助再多也不是彻底改革,这不是新瓶装旧酒,又是什么? 

  本报记者  高 伟


分享到:

相关专题:王健林再掀中国足坛风暴专题 

更多关于 王健林 中国足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