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庆晨报:奥运冠军不等于有特权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10日05:54  重庆晨报

  随着丽江“群殴”事件曝光,处于风口浪尖的国家短道速滑队选择了回避。然而,“群殴”事件已经在社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连新华社也发表了体育时评《冬奥英雄应加倍珍惜公众形象》。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群殴”事件的发生,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再次浮出水面———面对警察,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们强调“我是人大代表”;前往医院,提出“世界冠军要住单间”。来自短道队员的这些言行,令人很容易联想起一个词:“特权”。更确切地说,冠军们已经直接表现出“特权人”的心态。

  免税

  在北京奥运会上夺金的中国选手,从社会各界获得了数目不菲的奖金。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并不需要为此承担相应的个人所得税。为了鼓励选手取得好成绩,政府部门颁布相关法规,为参赛运动员取消了奥运会奖金及其他奖励的个人所得税,可谓用心良苦。

  读书

  这几天正值全国高考,无数学子为了考进理想的大学而历经寒窗苦读。相比之下,世界冠军们的大学之路则要平坦得多,只要能够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无论他们此前的文化基础有多么薄弱,都能轻松获得前往名牌大学读书的资格。

  去年9月,当2010级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冠军班首次开班时,登记的39名学员里面只有3人前来。除此之外,从刘国正到杨威,近年来不断传出世界冠军由于长期不上课而被大学开除的新闻。

  奖励

  每届奥运会结束之后的金牌奖励,往往会演变成各地政府之间的一场财力比拼。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国家体育总局奖励每个奥运冠军35万元,在63名奥运冠军中,举重选手陈燮霞由于夺得了奥运首金。除了国家的奖励外,广东省体育局奖励陈燮霞50万元奖金和一辆价值80万以上的奥迪Q7,此外她的家乡番禺区和榄核镇政府也分别奖励8万元。加上企业赞助的奖金。

  当然除了奖金外,各地方也给奥运冠军们开出了其他丰厚的待遇,比如邹市明为贵州拿到了第一块奥运金牌,他的家乡遵义准备为其设立纪念碑。

  揭秘>

  他们有特权

  龙清泉被湖南大学录取

  说起周洋在冬奥会上的夺金,人们通常只记得有关“感谢国家”的争论,却未必记得另外一件事情:在周洋夺金之后,当地领导专门前往她家中,周洋说出一句“父母还没工作”,顷刻之间特权意识展现无余。

  只从局部来看,这个问答似乎无可厚非,再一次表现出周洋对于父母的孝顺。但如果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来看,这难道不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特权思维?由于女儿夺冠而获得工作机会,和因为父亲当官而成为公务员的“官二代”又有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对于公平就业的一种破坏。不妨设想一下,当周洋父母在领导特别关照下获得工作时,也许会有另外两位老人因此失去自己的饭碗,怪只怪他们并没有一个能拿奥运金牌的女儿。

  可见周洋通过竞争获得奥运金牌,并不应该成为其父母再就业过程中回避竞争的理由。她将这两者混为一谈,只能证明无论在短道队还是中国体坛,这种特权思维早就以根深蒂固的方式存在着。

  在很多运动员看来,只要自己拿到了冠军,就有权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享受凌驾于规则和公平之上的特权。比如庞伟在妻子杜丽生子之前就对记者表示:“我们已经知道了是个男孩!想起个四个字的名字呢,男孩子嘛。”面对有突出贡献的奥运冠军,别说提前泄露性别,就是多生几胎,国人宽厚,多数也不会有意见。有太多的事做得,但未必说得,奇怪的是名人自己如此高调,难道潜意识里真有特权意识?

  还有在去年的广州亚运会上,彭帅的母亲拒不接受志愿者对其随身背包进行安检,反而掌掴志愿者并扬言“我女儿是彭帅”,此言一出,立即被网友痛斥为和“我爸是李刚”一样的反面典型。

  钟河


分享到:

相关专题:短道速滑队丽江引冲突专题 

更多关于 周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