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日报:短道队输的不仅是打架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09日14:36  人民网

  炎炎夏日,包括冬奥冠军王濛在内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却成了新闻的焦点。只是,这次冠军们却有些不光彩,因为种种迹象表明,短道速滑队在云南古城丽江“挨揍”并不那么冤枉。王濛在微博上夸大其词的“申冤”不仅没有求到强援,反而带来体育明星该如何自律的戒醒。

  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网络传播功能的强大,王濛7日凌晨一条“短道速滑队在丽江挨揍了”的微博,很快让这次冲突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作为冲突的一方,王濛这条微博完全可以理解为向社会发出的求援声,而且很有“警察打人了”的效应。而以王濛冬奥冠军的影响力,也使速滑队在事件发生的初期赢得了不少人的同情和声援。

  然而,事件的真相在网络的迅速传播中逐渐还原,声援也逐渐变成了“声讨”。事件发生后,丽江市政府、公安局和医院很快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事件的相关情况,尽管在谁先动手的细节上还没有明确说法,但速滑队的运动员们违规深夜酒后喧哗、态度傲慢、微博夸大其词却是事实。而网友目击的描述也明显对短道速滑队不利。

  不仅如此,外界的舆论对短道速滑队也越来越不利。据国内某门户网站做的“如何看待短道速滑队被打”的调查中,有5万多名网友参与了调查,其中44.5%的网友认为“运动员应提高素质,注意形象”,29.7%的网友认为“短道速滑队不可能无缘无故被打”,12.9%的网友认为“双方各执一词,期待真相”,而认为“当地警察、保安太暴力”的网友只有12.9%!去年此刻,在温哥华冬奥会为国家争得荣誉的短道速滑队是我们的骄傲,但在此次丽江冲突事件中,绝大多数网友并没有给体育明星护短。

  短道速滑队在丽江的冲突事件,再次给我们留下一个问号:我们的体育明星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如此经不起“推敲”?在这次事件中,王濛那句“我是世界冠军”、“我是人大代表”的话让我们感到特别的刺耳。如果放在其它场合,这是一句非常自豪的话,但在冲突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身份,给人一种以势压人的感觉,也让这两个身份蒙羞。这个事件的主角并非王濛一人,我们也不能把责任全推到她身上,但作为冬奥冠军,作为公众人物,王濛至少应该在这种事件中更加冷静和理智。还有,与丽江相关部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事件整整发生了两天之后,短道速滑队仍没有任何道歉的表示,对事件也没有任何说明!这种沉默完全可以被理解为理屈词穷。


分享到:

相关专题:短道速滑队丽江引冲突专题 

更多关于 短道速滑 王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