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葛爱平:桑兰的权利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5月16日08:57  东方体育日报

  葛爱平

  桑兰要打官司了。在此之前,她是一个身残志坚,乐观生活的青年典范。

  在我们这个国度,这种英雄式的典范太多了。从我懂事算起到现在,两个手都数不过来。无数次我问自己,我能做到他们那样吗?答案永远是:做不到。

  桑兰是体育界的又一典范。她胸部以下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对于平常人来说,太难了,但是我们在公开场合看到的总是那张快乐的笑脸。

  自从桑兰与保姆的“论战”开始之后,桑兰似乎回到了普通人的人群中,她的“形象色”开始灰起来。那个快乐的桑兰哪去了?

  国外有一群志愿者为了感受下肢瘫痪和盲人的艰辛,特意坐一天轮椅,执一天盲杖。结果,坐轮椅在地铁站下不去,拿盲杖的因没有盲道而撞得鼻青脸肿。于是,欧美包括东亚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地铁站都设立了专用电梯或轮椅扶梯,人行道都设立了盲道,美国的公共汽车还有专门的轮椅上车装置,日本的红绿灯都伴有不同音乐,这都是为盲人准备的,听到绿灯的音乐,便可以放心地过马路。前不久电视机每天播放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介绍福岛核电站的情况,总看到他走上台时先向站在一边的女士鞠一躬。这位女士就是他的“同声翻译”,把他的话用哑语“翻译”出来,方便电视机前的聋哑人士观看。

  然而,在这里,盲人挤公交车还得不到更好的照顾,走路因没有盲道或者盲道被占而可能撞到车上,仍然有地铁站对轮椅车说不,等等这些都提醒我们,残障人的生活还需要改善,由此我想到了桑兰。

  尽管桑兰是“为国争光”时受伤的,但从点点滴滴的信息中获悉,她并不因为是“为国争光”而得到周全的保障,在支付保姆费后也生活很拮据。当光环离去,慰问、关心离开,青年典范回到普通人中间时,我们这个环境中的一切严峻便会扑面而来。这一切,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地细想一下,不难感受到。

  桑兰要打官司,要讨还公道。不管她的理由是否充分,不管官司最终是赢还是输,她的权利都是不可剥夺的。对于公正的争取是没有国界的,但我似乎更看到,对于桑兰来说,这样的争取在地球的那一端似乎更有理,也更有力。

  桑兰为国争光受伤之后,她的“工伤”后续处理如何?想来并不如人愿。否则,之前有关她的一切琐言便不会出现。显然,桑兰在打了这个官司之后还应有一个诉求的对象,那就是体育界的“举国体制”。如果这个制度合理、合情,保障有力的话,桑兰之后的心境不会是现在这样。对于这个诉求,桑兰同样有权利。


分享到:

相关专题:桑兰天价索赔案专题 

更多关于 桑兰 体操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