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汇报:国乒国手 请认真握手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5月15日09:05  东方网-文汇报

  王耀东

  观看世乒赛,令广大球迷赏心悦目,但有件小事却让人感到有那么一点点不爽——比赛结束后双方队员(包括与裁判员、教练员)的握手非常程式化。

  这种所谓的握手,其实只是笔直伸出手来和对方快速地碰撞一下手掌,其过程之轻之快,仿佛在说:“好吧,赶快碰完了事。”加上缺乏眼神交流,怎么看都觉得是在敷衍。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领先于国际,这样“握手”,久而久之会不会留下“轻视他人”的印象呢?

  这种“碰手礼”,在国内比赛中也很流行,显然已成了圈子里的一种默契。有人会说:“其时我没有轻视对方啊,大家都这么做,只是习惯而已。”但这显然不是国际上通行的握手礼的习惯。记得刚接触外事礼仪时,前辈谆谆教导说,握手应该是双方手掌相互握住,肯定有力,同时注视对方的眼睛,面带微笑。拿这几条对照国手赛后的“碰手”,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味。

  握手反映的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比赛,在场上双方固然是对手,但下了场却该做朋友。竞技体育赛后的握手,正是展现体育精神之所在。看看乒乓球的姊妹项目网球吧。网球赛结束后,选手们会认真地与对方握手,双方熟悉一点的,还互拍拍肩膀或简单交谈,甚至搭肩拥抱。很难说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碰手”,是因为中国人性情内敛不善表达。同是优秀的中国选手,网球项目的李娜在赛后同对手的交流就十分自然亲和,同时也很“中国”。以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来看,优秀选手在镜头前展现什么样的风采和精神面貌,对后进年轻选手、对广大观众,对这个项目的自身发展和运动员所代表的国家形象,关系不可谓不大。

  乒乓国手们,为了乒乓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赢得对手的尊重,请从现在开始认真地握手吧!


分享到:

相关专题:第51届鹿特丹世乒赛专题 

更多关于 世乒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