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竞报:桑兰告状是忘恩负义吗?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5月05日09:54  竞报

  索赔18亿美元,将照顾过自己的监护人告上法庭,近日,体操运动员桑兰再度成为焦点人物。对此,网友们纷纷质疑:追寻13年前事故的责任,有多大意义?当年接受大家照顾与捐赠时,毫无异议,今天却旧账重翻,岂非恩将仇报?更有激愤的网友翻出桑兰当年与保姆的矛盾,发出“桑兰,把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评价。

  事实上,这不过是一件普通的民事诉讼案,是非曲直,法庭自有公断,我们作为看客,何必如此冲动?既不是当事方,又无有力证据,众议汹汹,岂非空中楼阁?

  不错,桑兰是公众人物,对于其举动,大家有权提出批评。但应恪守这样的原则,即:批评止于公共空间,不能随意进入其私人领域。桑兰的“人性”,谁能评判?她和保姆的私人纠纷,怎能作为证据?至于某些网友因她有残疾,便推测她心态如何,更是诛心之论。凡此种种,已大大超越了批评范畴,而是粗暴践踏其隐私权。

  用这种方法争辩的可怕在于,它将被伤害者置于两难境地:正面辩驳,只有暴露更多隐私,方能自我证明,如此即便讲清了道理,尊严也将扫地;可不正面辩驳,人们又会觉得:你看,果然有短。

  我们是人,命中注定,我们都有羞耻感,这决定了,总有一份软弱,不愿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所以古往今来,一切文明都会设置底线:无论尘世如何风吹雨打,总有一个角落,是他人不可进入的,而只属于自我。

  遗憾的是,在我们的传统文明中,存有道德至上偏执,诸事都要用道德尺度来衡量,但是,道德缺乏客观标准,它会随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当道德自身还矛盾重重、无法自圆其说时,它又如何能成为判断公共事物的准绳呢?于是,我们经常将论人和论事混为一谈,罔顾道德激情与事实真相之间的巨大差距,这是我们几千年来一直未能超越的思维困境。

  人事不分,则人之隐私与尊严皆可践踏,于是,我们的历史成了底线的竞逐:谁敢自曝隐私,谁就是豪爽和大器,而底线高者,则是狡诈和虚伪,反而会被率先淘汰出局。所谓“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其实就是这种错误认识的极端化的产物。中国改革开放已30多年了,我们的社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今天,我们必须超越这一认识瓶颈,因为我们再也不能落入悲剧宿命的轮回之中。

  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作为公民,桑兰有权控告任何人,这与忘恩负义无关,与人性恶无关,这是法律赋予她的神圣权利。恩也罢,仇也罢,在现代社会,法律才有裁判权,而披着道德外衣的恶骂、虚妄与挖隐私,应被视为反文明的举动,为现代人所拒绝。(文/陈辉)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相关专题:桑兰天价索赔案专题 

更多关于 桑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