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西都市报:岁月偷走了足球记者的头发

  一代葱师

  好为人师,又极擅采长补短,本身是个矛盾的人物……江湖人称“葱哥”,当过一线记者,现在坐办公室,每天都在锻炼,据说是因为很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足球真正走向世界——他散布的每一个“据说”,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

  把毛衣脱了,只穿一件衬衣暴露在广州27℃的阳光下。我背着包,走上了媒体大巴,迎面看见马德兴坐在第一排位子上。好久不见,马德已经头发稀落,首如飞蓬,看上去像极“厅级干部”。毫无疑问,他是这车上年龄最大的一位。满车的80后,正埋头玩手机。

  上周末,去广州看中超开幕式。据主办方介绍,邀请了500多名记者赴穗,共襄盛举。抵达当天,白云机场顿成全国足球记者大聚会,一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蔚为大观。但热闹是他们的,我已经认不到两个熟面孔了。

  大巴驶进人民中路,如果我没记错,《足球》报旧址应该在这条街上。当年还没那么多足球媒体,《足球》如日中天。在大学和刚参加工作时,作为一名读者,我曾无数次想象过“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必定如圣地一般,天花乱坠,光彩夺目。那时候,每周四看《足球》报是一大享受,从头版第一个字,一直读到封底最后一个字。但这天我没发现旧址。

  晚上坐进天河中心,先看表演。布置华丽的现场,一下就涌出来乌拉拉几千人,仿若亚运会换个姿式再来一次。天上有八架闪光模型直升灰机,地上有孙楠容祖儿等“八大巨星”,然后是跑不了的威风锣鼓,不断向你强调这个开幕式的造价:5000万、5000万……富贵逼人,富贵再三逼人。

  表演热闹,记者们陆续就座。在我茫然四顾之时,终于等来了熟人。这不是秦云老师吗?这不是姬宇阳老师吗?这不是唐元鹏老师吗?点头、握手、寒暄,说“你变化其实不大”互相安慰。眼前的盛景,更让人

  有时空交错之感。我们都经历过另一个联赛开幕式,那是17年前的成都。当时全兴赞助川足,一年也就100万元。但这100万元弄出的动静,那真是天雷勾动地火。当时有表演吗?真没印象了。

  手机加电脑,边看球边敲,年轻记者们倒还业务娴熟。有一个更生猛,背上印着“5G门户网站”,估计也是先占地盘的。老记者同志此时一般都不写稿,马德看急了还点评:“禁区里出来个人接球啊!傻站在那儿干啥?”吸引了众多目光。从通讯员干到记者,从记者被除名再到另一家报纸当记者,然后干到《体坛周报》的老总,马德兴老师总是那么较真。早年听说马德除了写足球稿,没有其他爱好。当然也休息,而休息方式就是整理足球文字资料。说者轻松,听者惊为天人。

  比赛未完,有两女记者起身去新闻发布厅。对了,我心理平衡了。因为刚才我搭眼一看,整个记者区女记者不多,有姿色的更罕见。回想当年,女记者风头甚劲,要人材有人材,要身材有身材,要文采有文采。曾经有那

  么一段,中国足球报道,但见英雌笑,谁知英雄哭。俱往矣!那些搞足球报道的妹妹们。写到此,想再听一遍范玮琪的《那些花儿》。

  1994年,我在成都看甲A联赛开幕,并不知道这个比赛今后会生出那么多悲欢离合。我曾经把主队完全当着自家人,写稿子的倾向性明显如比萨斜塔。到后来慢慢就一步一步那样了,再到后来就不看中超甚至生厌。但可能骨子里还留着一丝情结吧,所以这晚我选择了看中超开幕式而不是去搂“小蛮腰”(指广州塔,莫乱想。)

  中超现在是不是触底反弹了?到底触到底没?不知道。但从这晚的热闹看,可以有一些期望。我的年轻同行们,如果运气好,你们能赶上一波热潮,就像当年我们一样。

  祝福你们!

  牙尖一句>>>

  @陈甘露:岁月不仅偷走了球星的叉腰肌,也偷走了老记的头发。逼得葱哥脱掉毛衣的,不是我们“80后”的年轻记者,而是岁月。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赛季中超联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