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吴霞 罗争光
F1(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组委会16日宣布,2011年起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继续举办7年。至此,持续了一年之久的中国上海是否续办F1的疑问终于尘埃落定。
不过,与车迷们欢欣鼓舞迎接新赛事一同而来的,也有不少疑虑:举办F1到底值不值?如果算经济账,7年来F1带给上海的效益几何?
据了解,赛事主赛场上海国际赛车场一期建设耗资达26亿元人民币,加上续建的大型购物中心、赛车博物馆等环境配套设施,总投资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还有每年高达3000万美元的举办权费用。赛事期间电视转播权、赛场内广告等都归F1管理公司所有,中国赛组委会想要盈利,只有靠票房收入和场外广告。
7年来中国赛的票房收入又如何?2004年上海首次举办F1中国大奖赛,现场观众有15万人,创下了当时中国有史以来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单场比赛纪录,门票收入达3亿元人民币。然而赛事组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陈一平也坦言:“F1赛事引进的最初几年,赛场场面火爆、一票难求,观众踊跃参与,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新鲜感过后,之后几届的观众人数明显下降,维持在每届累计12万至15万人次的水平。”
如此说来,这样的买卖看似赔本,但为何还要做呢?中国大奖赛的组织者、上海久事国际赛事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主任杨亦斌说:“赛事的成功与否,不能只看财务指标是正的还是负的。体育赛事很典型的特征是外部特征,是一个共同的平台,很多相关的行业在赛事举办过程中都在借助它的影响力;赛事前后对酒店、宾馆,包括旅游行业、交通等一系列行业,都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根据组委会公布的数据,七年来,F1中国大奖赛共为上海创造了过百亿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在久事国际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澜看来,做F1的买卖有更深远的意义。“赛事能起到推广城市形象的目的,是推广国家形象非常好的平台,F1每一站比赛全球观众能达到5至6亿”。2008年和2009年F1中国赛期间,组委会把赛场一看台的座位全部拆除,改成超过8000平方米的世博会广告牌,用F1的全球影响力为世博会作了全球推广。2010年,同样的办法也被用在“中国制造”的宣传上,“F1组委会和国家商务部这次合作同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姜澜说。
F1的七年中国之旅,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些。数据显示,2004年到2010年,上海共举办了包括F1、DTM、V8、A1、MOTOGP等国际顶级赛事在内的国内外赛车比赛超过100场次;而全国的汽车、摩托车赛事也在逐年增加,至2010年已发展到一年100多场次。
按照计划,2011年F1中国大奖赛将于4月15日至17日举行。记者了解到,从今年起,上海嘉定区政府决定将每两年举办一届的“汽车文化节”移师到上海国际赛车场,在F1赛事期间举办。“只有把台搭大,唱戏的人多,它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陈一平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