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方都市报:日本称霸还是制度领先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1月31日07:49  南方都市报

  ●去年我在日本采访东亚四强赛,曾经看到一群背着球鞋的孩子们在等公车,带着他们的老师说,他们是去参加一场东京区小学选手战。通过采访,我知道了每个周六日,这些孩子们都会背着球鞋穿梭于日本的各个学校私人俱乐部之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正式足球比赛,青少年足球人口有80万。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这个国家的足球迟早在亚洲寂寞无敌,结果这个想法一年之后再次被证明。

  很多人说中国足球不必去学日本,也有人对制度很不感冒,认为是老生常谈没有建设性。可是对比中日之间的足球发展,除了制度之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让一个30年前中国足球可以随便拿捏的对手远远将亚洲抛在身后。

  这个制度的奥秘是什么呢?首先有廉洁高效的运行机制,在一群足球投资人和市场运作者的联盟之下,日本足球保持着廉洁高效的体制,30年来东南亚有假球,中国有假球,甚至韩国次级联赛都有过丑闻,但日本却始终没有发现过。也许说没有太绝对,但在一个法制相当健全的国家运行30年还没发现,假球可能性近乎于0。

  其次有一而贯之的足球规划,日本足球有个总设计师川渊三郎,此君既没有光彩夺目的职业生涯,也没有政府官员的身份,他从没给日本足球订过5年一流的宏伟蓝图,但他提出了与第一大运动棒球抢夺年轻人的战略。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牛X得一塌糊涂的战略,不要被什么职业联赛迷惑,不要被什么青少年留学巴西迷惑,也不要被职业球员征战欧美迷惑,更不要被济科、拉扎罗尼这些世界大牌名帅迷惑。这些都是障眼法,都是为了让日本提高足球人口的手段而已。一旦被足球人口基数推动,就产生了良性循环。

  结果30年过去了,日本青少年足球人口达到80万,在巴西当学徒的达到3万,在欧洲效力的超过30人。

  看日本足球永远不要看表面,不要看那些手段,要透过层出不穷的手段看核心竞争力。那就是一个好的制度,以及这个制度下产生的优秀管理者,由这些管理者设计出的优秀战略,最后在制度的监督下对这个战略持之以恒的追求。

  可惜的是,中国足球根子上有问题,学不来。

  □南都体育观察员 唐元鹏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亚洲杯专题 

更多关于 亚洲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