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白国华:足球之于女排的经验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2月23日14:39  足球-劲体育

  12月18日,女排联赛首轮,广东恒大女排在主场的揭幕战上以3比1战胜去年甲A联赛的亚军上海女排;12月21日,恒大女排在主场以同样的比分战胜了山东女排。恒大女排虽然在内援上他们无法找到更出色的队员,但是两名外援——美国的洛根·汤姆和塞尔维亚的乔瓦娜·布拉科切维奇的发挥可谓有目共睹。

  值得注意的有两个细节,一,第一场比赛,暨南大学体育馆爆满,第二场比赛,观众锐减;二,上海队说的都是上海话,山东队说的都是山东话,而郎平说的不是广东话,她说的是英语。

  揭幕战是成功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和许家印一起坐在贵宾席上,而比赛过后,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也打电话给许家印,表示了对恒大女排的赞赏。

  郎平是中老年一代观众的偶像,多少上了年纪的人赛后想要郎平的签名。郎平无论运动员时代还是教练员时代都取得了骄人的战绩,现在女排联赛最大的明星就是郎平,但是这种名人效应是有递减性的,一个漫长的联赛,你总不能指望光靠郎平和广东恒大女排来给排球救驾。

  恒大女排和郎平,就像一条鲶鱼,但很不幸,这条生猛的鲶鱼被放在了一潭死水中,他们目前还撬不动中国排球铜墙铁壁般的人才封锁政策,他们目前还不足以以一己之力便能让整个中国女排进入职业化时代,他们算是女排职业化的先驱。当然,我们不希望他们最后成为先烈——山东女排说山东话,上海女排说上海话,因为没有人才流动,方言便能通行无阻。看着排球,你便仿佛置身于20年前的中国足球。郎平抱怨说,排球转会规定,26岁以上的队员才能自由流动——原因自然很简单,因为26岁的人,下届全运会也用不上了。历史多么似曾相识,1988年的《足球》报便有一篇文章《这样的大换血应该吗?》,矛头直指1987年六运会后后各地方足球队“大进大出”,被调整出队的队员多在26至28岁。例如沈祥福,就这样经历了大换血,东渡日本。现在看来,这样的事荒谬之极,但是这样的历史,现在却每天见怪不怪地在其他项目发生。

  仅以此算,中国排球比中国足球落后20年,以往女排的门面尚能用国家队来支撑,但经历了女排今年的低潮,任何人都明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你能指望这种落后了20年的体制去挽救中国女排吗?都市场经济了,我们还举国体制,排球不变,这是在等死,变,可能是找死,但有了第一个恒大,有没有可能有第二个恒大?这可能是有关部门最头疼的地方。

  同样的,恒大这条鲶鱼同样跃入了足球这池水,足球这池水,曾经是一潭污浊无比的水,但女排是死水,足球是活水,在经历了漫长的冰河期以后,在经过了扫赌反黑的洗涤以后,中国足球将开始进入一个反弹期,跌无可跌,只能反弹,鲶鱼入活水,当然有活力,只需要从今年的转会市场上便可知一二。

  其实职业化之前的中国足球,在很多人心目中也如圣女一般,所以才会有传诵至今的“志行精神”。如果容志行处于现在的环境,“志行精神”能否诞生,我很是怀疑。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中国足球现在已经变成了“失足妇女。”

  说句公道话,即使中国足球现在变成了“失足妇女”,她的经验也足以为中国体育的其他领域借鉴,CBA一有大问题,就有人惕励自省“不要让足球的今天成为篮球的明天。”——其实篮球好到哪里去?一个唐正东事件就表明光从人员流动角度看,篮球比足球更封闭;而其他那些还没有进入职业化的项目,例如女排来说,足球之正面反面经验都可以让有关部门好好掂量:我是要一潭略带浑浊的活水,还是如贞节烈妇般自辩: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赛季中超冬季转会专题 

更多关于 中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