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黄罕爽
说实话,真的没料到在荷兰有这么多人看体操比赛。
本次体操世锦赛票价不算便宜,男女团体决赛票价30欧元,全能决赛50欧元,两天单项决赛的总价是60欧元,甚至连观摩训练也要一天10欧元。可是,不要说所有的决赛门票早已一售而空,几天预赛的出票率竟也相当可观。
比赛是否受欢迎,观众人数多不多,是一个项目市场化程度高低的直观反映。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刷之下,中国体操是不是也应该走市场化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又该如何保持发扬我们的传统体制优势?
一个运动项目的市场化又不仅仅体现在一次比赛的组织运作上,大量职业化俱乐部的长久生存才是这个项目市场化取得成功的真正标志。无论是某项比赛的一时轰动,还是职业俱乐部的长期经营,其基础都是这个项目在群众中的普及,而普及一个项目进而培养市场的需求,首先要做的就是灌输并实践有关这项运动的正确理念。
在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体操被认为是一项充满乐趣并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多方面素质的运动。在美国体操协会的官网上,有一个提供各地体操俱乐部信息的板块,第一页列举了想送孩子学体操的家长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 “我的孩子参加体操班有什么好处”。回答非常简明扼要,却列出了学体操的十多项益处,例如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力量、学会遵守纪律、增强自信、锻炼社交能力以及获得乐趣等。
体操运动充满乐趣,练体操有利无害……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体操运动在美国大受欢迎。时至今日,练体操已经成为美国青少年中很常见的行为。美国广播公司去年推出的校园青春励志剧《体操公主》(第一季)正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有了好的理念,还需要好的经营。美国体操俱乐部的收入,绝大多数来自学员的学费,少量来自广告以及举办比赛的收益。但是,受限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体操普及程度,中国的体操俱乐部或体操学校要真正做到盈利,仍有较大的困难。以创办最早的李宁体操学校为例,虽然课时费低至一小时20元,也依然不能做到“薄利多销”,每年的亏损基本都在150万-200万元。
中国体操的市场化面临困难,其实,中国体操协会和中国国家队完全可以从多方面给予帮助,例如从资金上扶持一批体操俱乐部,定期派出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到各俱乐部任教,帮助俱乐部扩大影响和招生,改变选材思路,使俱乐部向国家队输送人才的渠道更为通畅、组织队员到各地进行表演提高大众对体操的兴趣,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市场化的俱乐部训练和举国体制下的国家队集训并不是完全矛盾的。事实上,举国体制的某些特点也正在得到实行体育市场化国家的借鉴。在近几年体操规则连续修改,评分标准越来越细化的背景下,依靠常设国家队的强大教练团队,对规则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摸索调整,其效果要比各俱乐部一两个教练单打独斗,对着一张动作难度表自个瞎琢磨好得多。
推广健康的训练方式,培育众多的爱好者,扶持俱乐部的经营,花大力气宣传组织好比赛,同时保持举国体制下集体攻关的科研优势,从而做到市场化与国家化、大众化与专业化的和谐统一。果真如此,中国体操何愁不能长期雄霸天下?
(本报鹿特丹10月17日专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