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变一直是中国女排追求的战术特点。无论掩护还是得分,副攻的战术球能力一直都是中国女排引以为荣并赖以生存的法宝。遗憾的是,中国女排现有副攻技术相对单调,特别从张平、刘亚男、赵蕊蕊退役后,中国队的副攻身高尽管越来越高,但能力却越来越差,且多年来毫无长进。
目前中国队的三位主力副攻是薛明、马蕴雯和徐云丽。这三人身高均在2米左右,可谓先天条件优越。相比“黄金一代”身高不占优势的刘亚男(1.85米)和张平(1.87米),她们在网前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居高临下”,与欧美球员相比其身高优势也丝毫不显逊色。
但从技术掌控来讲,与张平、刘亚男和赵蕊蕊相比,这几位先天条件优越的队员却差距明显。在两点攻的大副攻位置上,赵蕊蕊和张平之所以能将中国队看似过渡的弱轮转化为强势涨分轮次,与她们高超的个人综合能力不无关系,无论是前快、背溜、背围绕、长线背飞、错位差、时间差都运用得娴熟到位;而在以刘亚男为主的小副攻使用上也是充分发挥出了她的专长,她凭借快如闪电的单脚背快绝活及与周苏红相得益彰的双背飞战术协作,更让对手在拦防应对上应接不暇。
再看如今的三名主力副攻,薛明、马蕴雯、徐云丽技术单一,都是典型的“一招鲜”,有身高的没有力量,有力量的没有技巧,球感差,没有悟性。三人普遍小球技术差,没有防守能力,网前球突破能力差,没有小强攻,三号位的前快扣球软,背飞、背溜速度慢。她们三人的技术也就只有三号位前快或二号位的背飞、背溜。由于特点过于明显且多年以来战术球套路上毫无突破,不仅国外对手对之了如指掌,就连在与国内女排联赛各队交手中,也常常能够看到她们三人直接被封堵的场面,正因如此,经过几个赛季逐渐适应后,中国女排几名副攻在谈不上任何秘密可言的状况下表现难见起色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她们也不是一无是处,她们有特长,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有身高,拦网有一定的实力。但为何多年以来她们的个人进攻套路却丝毫没有长进,只是一味地吃老本呢?
副攻学习一个新套路再难,应该也难不过一传实力的提升。更何况几任主帅以来,中国女排的副攻早已没有一传任务。在其他队友苦练一传的时候,副攻队员完全可以学一些新的套路来丰富打法。而她们之所以能力常年没有提升,除了自身上进心不足外,单纯追求身高而忽视能力的僵化选才标准应该才是根源所在。
新报记者 孟凡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