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所知,在目前的女排职业联赛球员中,大部分球员可以保证5万到10万不等的年收入,而国家队球员,特别是那些征战多年的老将,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年收入也不稀奇,除了地方队提供的工资,还有一部分来自国家队赞助商的广告收入。
话题至此,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视为一帮“薪水不高不低,收入还算不错”的白领,如果算上专业体制下,她们“吃住行”有人管,那她们的工资奖金收入的含金量就更高了,毕竟对于普通的白领们来说,仅仅是吃住行就要耗掉她们收入的一多半。
这一帮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到了购物天堂的香港,还有组委会帮忙安排“集体打折”,购物两个小时,人均花掉不足万元,我实在想象不到这样的行为有什么价值成为新闻,甚至还成为“争议”引来“批评”。曾经听到一位准大款朋友如此说,“去香港购物?一般小白领为了省钱才干的事情。我要买东西就在内地买,懒得跑一趟去折腾了,也省不了几个钱……”如此看来,女排姑娘们还真没什么“大款范儿”,更没有资格被纳入“仇富”的范畴。
至于女排现在青黄不接战绩不佳,恐怕很大程度上不应该由这帮女排姑娘来承担绝大部分责任。恐怕连稍懂排球,稍懂体育市场化规律的人也清楚,女排没落的问题可参照这些年来中国女足堕落的跳水式轨迹:后备力量得不到更好的挖掘与培养,女排无法真正意义走向市场化,吸纳发展需要的资金后盾,再加上中国姑娘自身的身体素质与欧美对手无法抗衡,在全面处于落后的情况下,仅仅是过去的“拼搏精神”,显然不能抵消全部的问题,与区区20万购物,显然八杆子都打不着。 本报记者 刘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