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了颇长时间,丁俊晖迎来状态最好的一年,单赛季排名和奖金都高居世界第一。可当大家刚开始有所期待,他又在世锦赛上出局,输给了冤家墨菲,用那句常用的话总结,“老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如果丁俊晖练的是足球,估计早给骂死了,即使练的是乒乓球、羽毛球,也少不了挨批。偏偏他从事斯诺克,走的并非举国体制,而是举家体制,没占咱们纳税人半毛钱便宜。这样也有好处,球迷、球手地位平等了,讨论起来能心平气和许多,比如研究下丁俊晖的心理素质问题。
在心理承受力方面,最受推崇的是斯诺克界的潇洒哥——“火箭”奥沙利文。这位老兄敢摆明了说,在他心目中,家庭第一跑步第二,斯诺克顶多排第三。奥沙利文淡定,是他拿过三届世锦赛冠军,有足够底气。丁俊晖的处境,与他则有所不同,一是还没冠军垫底,二是真等小丁拿到了,人们十有八九会要求赶紧拿第二次、第三次,否则就是退步——丁俊晖才二十几岁,怎么能安心躺在功劳簿上呢?
很让人惭愧,我们总习惯于要求丁俊晖夺冠,好给大家带来快乐,却几乎从没有人关心过,他本人是否过得开心。如同把儿女送往各式各样培优班的家长,用自己的想法完全取代孩子的感受,并美其名曰,这都是为了他们好。和那些孩子相比,丁俊晖或许只是年纪大一点而已。
而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到头来大人、孩子神经兮兮,个个累得不行,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能像丁俊晖那样,已经算非常不错的了。 (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