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萨马兰奇老师
4月21日,马德里竞技俱乐部卡尔德隆球场,我们正在采访乌拉圭一代巨星弗朗西斯科利,一条短信令我几乎窒息,“萨马兰奇先生逝世”。
“我一定要顽强地活着,好看到北京奥运会”,这是记者11次采访萨马兰奇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那次采访之后,每每路过桑塔荷马教堂时,我都会走进去,点燃一支红烛,祈祷老人能够一圆参加北京奥运的梦。那个时候,萨翁的身体已经不太好。
2008年夏天,萨翁终于来了,在北京钓鱼台宾馆,我们幸福地相聚。我拍摄了最后一张关于萨马兰奇的图片,他手持当年八月第一期《体坛周报》,眼中充满和蔼,他的祝福是如此简单,“中国赢,北京赢,体坛周报赢”。
北京奥运会后,我们总想寻找机会再次走近萨翁,但一个个有关他身体的坏消息令我一次次撤消计划,我们实在不想再打扰老人,所有人都希望萨马兰奇先生能在宁静中回忆他非凡的一生,安静地度过最后的岁月。
“这一天总是要来的”,在拉加西亚银行16楼的办公室里,说话已经很慢的萨翁无畏地对记者说。这一天终于来了,当我收到消息的瞬间,总会想到北京奥运会结束时,萨翁说的那句“别了,我的中国”。记忆里,萨马兰奇先生只说过“我的西班牙,我的加泰罗尼亚”。
每次采访前,萨翁都会与记者交换角色,不停地问你问题。你是哪里人?父母还工作吗?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结婚了吗?然后就是送给你礼物。那一次,萨翁送给我一本他的中文回忆录,并郑重地要我写下自己名字的汉语拼音,他好在书上为我题字,并写下祝福。我不经意看了一眼回忆录译者的名字,随口说了一句“译者是我母亲的学生”,没想到萨翁的话匣子打开了。
他开始批评我的西班牙语水平,开始纠正我的每一个发音,搞得我进入正式采访过程时,几乎失去了提问的勇气。这时候,他又用长辈的口吻说:“别紧张,老师不会计较学生的错误。”
萨马兰奇先生是世界的老师,在一个充满恐怖分子、冷战和对峙的世界里,他教会了很多人宽容,多想明天,多想后代。在一个充满了竞争、感性、情绪化的残酷环境里,他教会了更多人平和、清雅和知书达理。
别了!一代奥林匹克宗师,他完成了自己人生最大的心愿,亲身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别了!一位全中国人民认可的朋友,他带走了最后的遗憾。不久前,萨马兰奇给老朋友刘淇先生写信,希望能在北京建设一个集文化、体育、经济于一体的西班牙城,得到了刘淇先生的热情支持和回复。萨马兰奇先生已不可能看到北京的“西班牙城”了,但在该城的设计图中,鲜明地标注着一个典型的西班牙式广场,它的名字就叫“萨马兰奇广场”。广场一侧,未来将会出现一所西班牙学校,那一天我一定会去补课,然后才与萨马兰奇老师真正道别。
驻西班牙记者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