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晚报:丁俊晖斯诺克的未来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4月18日05:08  新晚报

  刚结束的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一票难求。某地超级球迷段炼不惜花费近两个月的工资负担机票、多张门票和食宿,赴京看球;而远在英伦,世界职业台球和斯诺克协会新主席赫恩正在殚精竭虑,试图“挽救”这项在本土日薄西山的运动。烟草广告被禁之后,一直以烟草公司为“金主”的斯诺克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幸好他们及时发现了丁俊晖。对于一个在英国本土也正日益没落的地域性运动,丁俊晖和他身后13亿中国人所代表的,是市场,是金矿,是救世主。

  丁俊晖,他不是一个“人”

  在数年的沉寂后,丁俊晖打破“北京魔咒”,在4日结束的中国公开赛上夺取亚军,世界斯诺克协会只怕比中国球迷更高兴。

  2005年首届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上,即将失去烟草赞助的世界斯诺克协会心满意足地看到,持外卡参赛的丁俊晖奇迹般收获了职业生涯的首个排名赛冠军。常年垄断斯诺克赛事转播的BBC(英国广播公司)立即在网站撰文:《丁能够成为斯诺克的“救世主”吗》。这并非完全是哗众取宠。因为那一年是烟草和斯诺克联姻的末代纪元,财政捉襟见肘的世界斯诺克协会却不惜自掏腰包令中国公开赛在北京“重生”。

  对该协会来说,他们看上的不是一个天才,而是他身后的13亿人口,以及世界上扩张最快的经济体。这是任何体育项目都梦寐以求的市场,尤其是被斩断了旧财源的斯诺克。

  相较于耗了不少年头才找到姚明做中国“代言人”的NBA,以及至今也未获得大部分中国观众欢心的F1,斯诺克太幸运了,丁俊晖的崛起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大大缩短了开拓市场的前期投入。世界斯诺克协会在两年的短暂投资后迅速获得了收益,2007年起,由于北京的时博国际全面接手赛事运营,协会从此可以坐地收钱。同年,第二项斯诺克中国赛———首届上海大师赛诞生。

  首届中国公开赛决赛就吸引了过亿电视观众,近几年收视率也稳步增长,在中央电视台收视排名榜上名列前茅。对世界斯诺克协会而言,这意味着转播收入和更多的赞助商,而更多的赞助商就代表着更多的钱……回想起来,2003年16岁的丁俊晖刚刚转为职业球员时,就在久负盛名的温布利大师赛上获得一张令人羡慕的外卡。那时世界斯诺克协会绝非无的放矢。

  所有的英国选手也热爱中国,人民币比英镑好赚多了:奖金很可观,观众超级热情,组委会还包路费和吃住。目前世界前16名的选手几乎都有中国的赞助商,而在英国,在媒体上看到斯诺克选手代言广告的概率和中彩票有得一拼。

  2007年,丁俊晖作为一个非奥项目的选手,居然跟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国际影星章子怡这样的人物比肩,共同当选2006年世界杰出华人。“丁俊晖效应”还带动了梁文博、刘闯等一批中国球员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小球员正在投身职业斯诺克运动。

  如果说去年年底,再度问鼎英锦赛的丁俊晖是刚刚走出将近三年的低谷期,那么本届中国公开赛的一杆到底,向大家宣告他的王者归来。出色的成绩背后,他带给外界耳目一新的感觉,面对媒体,他妙语连珠;面对逆境,他心态平静;面对对手,他自信果敢;面对身边的人,他敞开心扉;面对斯诺克球台,他笑得很灿烂。是什么让他顶住外界的压力,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实现晖式蜕变的呢?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10年斯诺克世锦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