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艺华
其实在中国,“冰壶”对于百姓来说,还是一个新名词。早先它还叫过“冰上溜石”,尽管在欧美的民间有着很久远的历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但以前多以表演项目出现在冬奥会上,只是到了1998年才成为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如此算来,冰壶运动应该离我们很遥远,尤其是对少有冰雪运动传统、参与冬奥会历史较短的中国百姓来说。但通过观看冬奥会比赛,感觉这项运动离百姓似乎又很近,能很快引起共鸣,对其的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传统的冬季项目。
为什么乍一“见面”,就能马上跟冰壶拉近距离?是因为它对专业的运动技能、体能要求不高,即便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这项运动的人,也能立即到冰上试试身手。如果是高山滑雪,当一个新手站在高高的速降起点往下看一眼,就会吓得腿发颤,更别说穿上滑雪板冲下去了。
因为没了距离感,所以中国老百姓立马能把王冰玉、岳清爽、周妍、柳荫这个中国女子冰壶“超级组合”的每个成员,当做邻家姐妹那样地记在心上,并喜欢她们。
冰壶运动的项目特点,造就了它让老百姓有“触手可及”的感觉。但实际上,冰壶运动场地在我国,却离百姓并不近,甚至感觉很遥远。你想啊,全中国正规的冰壶场地仅有一家在北京,而且还在郊区怀柔。
如何让冰壶与百姓之间,从“心理”上的近距离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近距离,这还需要有关方面积极努力。从北京中体奥冰壶运动中心的接待量来看,老百姓还是有这方面的需求。百姓的需求,就是相关部门及市场的工作方向。
在某些大型的商业中心,人们在购物、休闲之余,也能看到洁白的冰面上有花样滑冰和冰球运动的选手驰骋其间。看得高兴了,给喝几声彩。看得心痒痒了,穿了冰鞋就上场了。能否在这样的场合设上几条冰壶的冰道?而这种室内场地,不仅北方,南方也可以有。
冰壶运动场地多了,近了,打冰壶的人才会多,王冰玉们就会容易找到对手,也无须远离家乡满世界地找对练的伴儿。
谁走得离我们近,我们就跟谁“亲热”。处理人际关系时如此,推广体育运动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