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涂改合同、假公章、欠薪……甚至还有“绑架”,杜威转会,仿佛一部希区柯克式的悬疑片。
在《阿凡达》横扫贺岁强档的背景下,这部小成本电影居然吸引了不少眼球,实在是得感谢作为制片人兼导演的中国足协。
剧情的开端,非常平淡,甚至是寡淡。
绿城与尚有一年合同在身的杜威私自签订合同。按照国际转会惯例,俱乐部引进其他俱乐部球员时,必须在该球员合同期满前书面通知球员原属俱乐部,2005年切尔西因私下联系阿森纳的阿·科尔被英足总罚巨款就是这一规则的典型个例。
可平淡的开端,并不妨碍中国足协的“胡导”本色。
不管你国际惯例,偏偏弄点“灰色地带”,让作为主角的俱乐部争斗。签约的酒店里,杜威被一个电话叫了出去,神秘失踪;一时间,警铃大作,警灯闪烁......整个一足球版的马路追击。
剧终,票房大卖,导演笑了,观众(球迷)哭了。
从“合同门”到“球员出口转内销”,足协在一次又一次的制度缺失中“吸取着教训”:“我们的制度一定要向国际接轨”,可每次等来的却又是下一次制度不完善惹的祸。
但愿,一部大片的结束,不是另一部大片的开始。
记者王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