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慧
在陆俊等裁判出事之后,中国足球裁判也开始了整风。中国足协也因此下定了决心,该是时候对裁判界进行换血了。
在昨天的裁判选派抽签仪式之前,韦迪就曾说过,“要加大年轻裁判的培养力度,尤其是25岁到30的年轻裁判,新的中超联赛中,要有20%的裁判是年轻裁判。”
上面的领导说了要去东边,下面干活的人肯定不能跑去西边。于是,在揭晓的中超前三轮裁判名单上,确实出现了不少新人的名字,反倒是经验丰富的“金哨”孙葆洁只能退居二线,担任场下官员的工作。
提拔新人无可厚非,然而,在代表着一国足球联赛最高级别的联赛上大面积启用新人,并不见得就是好事。
首先,裁判的执法经验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并不是仅通过执法一些高水平的比赛就能够提高水平,“万一在比赛中判罚不合理,受到俱乐部的批评和投诉,这样反而让年轻裁判背上了压力包袱,更有甚者,可能就会毁掉一棵好的裁判苗子。”一名已经退居二线的资深裁判如此说道。
其次,让年轻裁判执法中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超联赛的质量。毕竟,一名经验丰富的裁判,对比赛场面的控制能力自然胸有成足,如果让一位经验尚浅的裁判执法,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却手足无措,导致比赛出现混乱或中断的情况,这样一来,通过执法高水平比赛以提高裁判水平的美好愿望注定要泡汤了。
值得安慰的是,俱乐部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在优秀裁判和公平公正面前,他们选择了后者。只希望,到了未来联赛进行期间,年轻裁判出现失误的时候,俱乐部别自打嘴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