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坛周报:全英赛坚持100年的理由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3月12日10:20  体坛周报

  体坛周报特约评论员丹宁述评 伯明翰的街头如往常一般冷清,“鲜花盛开、彩旗招展”这类国内观众习以为常的景象并没有出现在这里。不走近比赛场馆,你甚至很难想象这里正在见证一个羽毛球运动历史上特殊的时刻:全英羽毛球公开赛100年了。(实为100届111年,因二战原因曾停办)

  当然,英国人并不是不热爱全英,他们只是有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那就是他们在坚持:坚持以一如既往的标准办赛,坚持自费填满看台,坚持为重在参与的英国球员和旨在夺冠的中国球员喝彩……

  羽毛球至今也不是一个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竞技项目,在拥有英超、温网、英国F1大奖赛等多项顶尖赛事的英国,在体育资源有限偏偏又奉行赢家通吃规则的当代社会,可以想见,商业运作并不容易。然而,全英还是坚持了下来。毫无疑问,羽毛球在英国的地位肯定不如足球、板球,顶尖羽毛球运动员的年收入估计和特里从俄国老板阿布那里领的周薪差不多,但是这项有历史积淀的运动留下了很多经典、传奇,即使它现在关注度没以前高了,但它还是有继续下去的理由,而全英百年就是最好的证明。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无数届政府更迭、英国经济的起起伏伏,再考虑到英国顶尖羽毛球运动员竞技水准的每况愈下,全英公开赛能够坚持至今绝对是个奇迹。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番,一项体育比赛,如果在中国,遭遇了这些前提,还能够存在吗?国内不是没有号称五星级的赛事,但是高额的奖金、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换来能够与全英相提并论的赛事了吗?

  毋庸置疑的是,在这项英国人发明的体育项目上,英国人现在并不在行。羽毛球的竞技重心已经偏向了亚洲,甚至可以缩小为中国。试问,如果我们的运动员根本没有摘金夺银的可能,心中嘀咕着“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办好一项赛事吗?或许,这就是全英赛的价值所在,超越了竞技范畴的情感价值。

  当然,羽毛球作为一项参与感重于观赏性的运动,群众基础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正如国际羽联第一副主席派山所说:“在这一点上,英国人做得并不比中国人差,虽然他们已经很难再拿到金牌了。”这也许才是全英赛坚持了一百年并且还将继续坚持下去的终极理由。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10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专题 

更多关于 林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