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人日报:中国女足 阿尔加夫杯之痛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3月05日11:39  中工网-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李元浩

  韩端有伤,但她坚持上了;马晓旭大伤初愈,但她全力拼了……然而,即便包括她们二人在内的中国女足放手一搏,却依然未能在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结束的比赛中击败欧洲劲旅瑞典队,只能以一场0比2的完败结束了2010年阿尔加夫杯女足邀请赛的征程。

  单从最终排名看,第4名的成绩已经创造了中国女足近7年来在阿尔加夫杯中的最佳战绩。不过,无论是中国女足在本次比赛中4战1胜1平2负的数据,还是球队在比赛中的实际表现,都难以让球迷将中国女足的表现与“最佳”抑或是“突破”联系起来。从1996年首次参赛至今,阿尔加夫杯见证着中国女足从崛起到巅峰再到滑落的全过程。阿尔加夫杯之痛,正是中国女足受困人才瓶颈,盛极而衰之后艰难前行的真实写照!

  尴尬的“最佳战绩”

  虽然只是一项邀请赛,但因为云集了世界女足的各路劲旅,创办于1994年的阿尔加夫杯赛素有女足“小世界杯”之称。中国女足从1996年的第三届开始参赛,迄今为止已经征战了15次阿尔加夫杯。

  在今年以前的14次征战中,中国女足曾在1999年和2002年两度夺得阿尔加夫杯冠军。而1999年前后正是以孙雯、刘爱玲、温丽蓉等代表的“黄金一代”表现最好的时期。实际上,在2004年的第11届比赛之前,中国女足在该项赛事中的成绩基本都稳定在前三名,只有在1998年的第5届比赛中名列第五。

  然而,随着“黄金一代”的相继退役,中国女足在阿尔加夫杯中的战绩逐年下滑——2004年,第6名;2005年,第7名;2007年,第10名,2008年,第9名……昔日的“铿锵玫瑰”甚至在2007年和2008年的比赛中连续两届小组排名垫底!

  即使是今年这个“最佳战绩”的“含金量”也不敢恭维——小组赛中,中国女足以0比5惨败于德国队;全部4战仅攻进3球却丢了8个球;商瑞华上任以来一直致力打造的“技术足球”远未成形,中国女足在攻防两端更多还是依靠单兵作战……

  对于中国女足的表现,曾在上任之初信心十足地提出“中国女足要重返世界一流”的中国足协“掌门人”韦迪不得不承认“中国女足五年内重回世界一流的目标实现起来非常困难。”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此次阿尔加夫杯,我清楚地看到了中国女足与世界一流的差距,我们在亚洲连日本队都比不上。”

  女足复兴荆棘密布

  新年过后,中国女足连续征战了东亚女足四强赛和阿尔加夫杯两项国际大赛。一个亚军和一个第四,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中国女足在比赛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实际上,中国女足在今年所进行的7场国际A级赛中只取得了3胜1平3负的战绩,胜率仅为42%。而在2009年所参加的19场比赛中,中国女足取得了11胜4平4负的战绩,胜率接近60%。

  因此,对于力争通过今年5月的女足亚洲杯进军明年女足世界杯的中国女足而言,在“真刀真枪”的国际大赛中的羸弱表现令人担忧。

  北京奥运会后,续任中国女足主教练的商瑞华主动进行了人员调整。浦玮、李洁等一干老将同时离队,使得早就饱受后备人才匮乏困扰的中国女足更是雪上加霜。商瑞华对此也很苦恼,“与拥有一百多万注册球员的德国女足相比,仅有数千名注册球员的中国女足何谈优势?”

  对于中国女足存在的问题,韦迪在接受采访时并没有回避,“女足衰落的主要责任应该由足协来承担。目前来看,我们在整个组织上没有寻求到好的方式办法,也没有立足实际加快女足建设”;而多年来一直默默耕耘女足的商瑞华在坦言女足还需继续努力的同时,并没有失去信心,“中国女足只要刻苦训练,强化技术,还是有希望的。”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