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于嘉:金牌接力再接再厉!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2月26日17:59  体坛周报

  这块石头,压在中国短道速滑队胸口已经18年了。

  解说的时候,我说16年,指的是韩国队对这个项目霸主地位的统治。从1994年利勒哈默尔开始,一直到都灵。我必须承认,这16年韩国人超乎寻常的训练水平和从容发挥的实力,让太多人的金牌梦付诸东流。金牌梦,一直是扬眉吐气、翻身做主等行动的代名词,在我们的运动员职业生涯中,出现最多的便是这个词。所以,受伤害也会最多。

  18年的概念是李琰说的,也没错。我非常能理解她的感受,因为她是从1992年算起的。那是3000米接力第一次引入冬奥会,她是四个参赛队员之一。没有在个人单项拿到金牌,憋着劲要在接力上显示整体实力,全世界都瞩目的是中国和加拿大决赛争锋。就在中国队半决赛已经滑到最后一棒,张艳梅完全有机会破世界纪录的时候,最后一个弯道,她竟然脚下一滑摔了出去,直撞到挡板上。官方资料上写着:“zhang cried in 2 hours streak。”(张连续哭了两个小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完全是这样的画面,后脖颈直发凉。

  我不知道,已经是八一队短道速滑教练员的张艳梅会不会和她的爱人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这次冬奥会决赛;一如我同样不知道,她这许多年来会不会想起当年那惊世一摔。没人能保证自己不失误,世界纪录保持者也做不到。可这并不是错,是谁也预计不到的局面。但由于有了那个金牌梦,这一代人的努力几乎到现在不再被提及,如同我们白白度过了那两年,而在那时,韩国人还无法企及短道接力的王座。

  于是就开始了那长达16年的岁月。这16年间,无论你是大小杨扬(杨阳),还是王春露孙丹丹;也无论你是王秀兰苏晓华还是王濛付天余,实力再强也无法企及这块集体金牌,它仍然在很多人梦里遥不可及。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即使没有拿到这块金牌,也不代表中国选手就不优秀。四朵金花的世锦赛冠军已经换来了金色冰刀;王濛的横空出世也让太多人难以超越。一枚金牌是不是足以涵盖那么多人的努力?当1994年年仅13岁的金云美超越小杨阳为韩国摘取第一枚接力金牌的时候,会不会想到冰封这奥运冠军16年是从她开始?

  16年弹指一挥间,如果不是金牌为上,也许人人皆可自在。但就是这枚数次与中国队咫尺天涯的金牌,让短道速滑人寝食难安。过去5届奥运会,女子接力队只有1998年和2002年双捧银牌,其余则根本没有成绩。于是当李琰和领队杨占武在这次3000米接力决赛结束一刹那当机立断同时举手申诉时,我还在想:过去的5届奥运会,李琰是否做梦都在想着那些失误和犯规?

  所以当成绩回归的一刹那,只有狂吼才能去除心中的块垒;只有高喊“中国队赢了”才能让所有人分享这份失而复得的惊喜。杨扬的点评非常到位,她已经把所有的原因分析透彻;但由于她面朝我坐,显示屏在她背面,于是我比她稍早些看到回放图像:韩国选手甩臂的动作之明显,相信任何一个人都看得清晰。而在这之后,她也提出要看裁判判罚时,我觉得有些把握。而主裁判吐出“foul”(犯规)的口型,我相信他说的是韩国队,于是我才说出了那番解说词。我知道自己是在赌一把,但即使输了我也不后悔。

  但我很幸运,也很幸福。

  短道速滑队比我幸福,她们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由于体育频道播音组早早确定了冬奥会分项任务,使我能有机会转播并跟队很长时间,四站世界杯我转播了三站,自然知道,接力这块大石头对她们而言,会有多么压抑的感觉。

  现在这块石头已经卸下去了,我更关心的是:那块名叫金牌梦的石头是不是也能一并卸下去了呢?是不是该有更多的年轻人凭着热爱来参与短道速滑训练了呢?不要让那些怀揣梦想的教练们看着他们用井水浇出的冰场活生生就被洗浴中心和高楼大厦取代,让我们在无论收获任何奖牌时也能像加拿大或美国的对手那样绽放最绚烂的笑容才是最理想的效果,不是吗?

  尽管我知道,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于嘉)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于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