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恒大女排下月叫板美国队?此新闻看上去匪夷所思,但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因为是一支中国排球俱乐部队首次和外国国家队进行比赛,此新闻无疑如重磅炸弹迅速成为各大媒体和球迷热议的话题。
不管主办方出于何种考虑,此项中美女排对抗赛不仅吸引眼球而且还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一石二鸟,甚至三鸟都是有可能的。作为去年8月份才竖旗的恒大女排,虽然仅为联赛B级球队,但自从恒大集团高额注资、郎平入主后,“恒大效应”立刻成为一种现象,使一个国内B组排球联赛风生水起,不亦乐乎。商业和竞技的互相推进彰显无疑。
因为一个或几个球星的出现从而使一支俱乐部“改天换地”的例子在国际体坛举不胜举,巴萨、皇马、湖人,在职业化高度发达的欧美,比比皆是,商业和竞技相互促进,又因为巨星的推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在中国,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都已经并正努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的职业联赛。社会效益、品牌竞争、资本运作、形象策划、商业合同以及利润等正成为一个个雄心壮志者履行使命的关键词,有的俱乐部倾力而为之,并已看到了绚丽的前景,有的俱乐部尚停留在文本之中,而不得要领者亦不鲜见。
从河北保定、福建厦门一直到广州等地,郎平麾下的恒大女排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热浪,媒体追访,球迷签名,连央视也破天荒转播B组赛事,郎平和一干国手名将,引起了人们如此高频的关注。假如没有源自心底的热爱,假如没有高投入,假如没有国手名将,这一切也许将不会发生!?
在一个现代体育范畴内,一个职业联赛不断繁荣的范畴内,每个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明星教练正越来越成为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创造者和传递者,甚至每一位体育迷也已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但问题是我们总不能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明星复兴或振兴一个项目吧?
就像大卫·斯特恩企图依靠庞大的中国市场拯救NBA一样?实际上,当郎平率明星国手们离去,上述各地的球市又复归于冷漠,为何?还是基础问题。中国老女排是一部经典作品,“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经典”,但在历史和现实间的新高度如何使女排联赛更加繁荣,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日前有报道称,去年销售额达到300亿的恒大集团表示,将全力支持郎平征战未来的甲A联赛。如果恒大有决心打造一支足球巴萨级的中国排球俱乐部,更应该是中国排球联赛的幸事。
女排姑娘深受国人喜爱,但女排联赛包括男排联赛,与篮球足球相比关注度仍嫌不够,从此意义上说,中国排球联赛仍然需要壮大根基,夯实群众基础,并倾力打造更多的明星级俱乐部,甚至世界级俱乐部,共同托起这个拥有无限未来的市场。中国人当然有这个能力。 (作者为本报总编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