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记者张路平述评 做中国队主教练并不难,比如高洪波竞聘考试时,提前交卷即雀屏中选,难的是半年之后的日子怎么熬。
中国足协的运作惯例,一般都是给新教练半年左右的准备时间,先找一支强队壮壮声威,再捉几只菜鸟练练手脚,然后就是一场要亲命的比赛。说起来足协的卜卦还挺准,很少把比赛的ABCD级别搞错。在历任教练中,高洪波算是气好的,1月6日亚洲杯预选赛主场战叙利亚被列为“生死战”,其实就是一场不痛不痒的比赛。难道越南真的能跟中国队拼出线权?问题在于,他“争第一”的调子,把公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大家做好姿势,只待一声命令掌声如雷,没想到瓮中之鳖溜了。
被高家军闪了一下腰,那汉家军、朱家军、福家军的过去,就不再是一个个伤疤,而变成发炎的伤口。于是“下课”之声四起。其实球迷喊下课,也就是过过嘴瘾,跟高洪波未来的命运并无必然联系。但就这,已令小高很不爽,不就是缺一个进球嘛,而且还“被逼”出了线,国家队需要的是支持。
其实,到现场去,喊几声下课还算是热情的表达,因为在所有的武器中,冷漠才是最具杀伤力的。您不是要求球迷,像浇灌温室里的花一样,来爱护国家队吧?高洪波也算见多识广了,瞧瞧哪个教练没被喊过下课。怕热别当厨子,晕船勿做水手,走遍天下都是这个理。古往今来,教练的成熟和不够成熟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脸皮”是否足够厚。在另一个层面,如果主教练的神经,连几句下课的刺激都受不了,那完全有理由相信,到了生死关头他会抢先尿裤子。
在中国的现有体制中,球迷和教练之间,其实也就仅限于单方面的口水之交,简单明亮。深奥得违背常理的,是作为纳税人的球迷,与决策机关即中国足协之间的关系:你尽管随意点菜,我当无条件买单。每当中国足球队遭受一次重挫——其周期已从四年缩短为两年,决策机关,也就是中国足协,即开始依靠领导的“慧眼”做随机性选择。选谁不选谁,关起门来开个密室会议就拍板,根本没纳税人什么事。
而由于选帅失误造成的人力财力和社会资源浪费,以及机会成本的损失,并没有人追究。因为纳税人没有机会,在权力系统发出自己的声音。纳税兼买票,痛快地掏双份钱,却从无监督监管决策之心,这样的纳税人,这样的球迷,还不够无私可爱,不够支持你们工作吗?
没错,球迷仅有的一点表达自己权利的声音,就是喊几声下课,所谓天赋人权,在足球领域也限于此,拜托高指导就不要试图剥夺了。而且,假如杭州几万名寒风冷雨中的球迷,目睹你指挥中国队踢得毫无章法而鸦雀无声,你肯定会胆战。鲁迅早说了,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没有别的选项,选哪个都够你一呛。你的理想可能是,无论国家队踢得多烂,球迷都应该热情高涨地喊加油。问题是,为了看场毫无出息的比赛,还要把自己弄成受虐狂,也犯不上吧。
当然,理论上,决策机关或者出于体恤民情,或者别有用意,也可能根据“下课”的分贝来考虑是否调换教练。但这样做的概率只有亿万分之一,至少历史上,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还未曾有过如此下课的先例。因为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难题,也是一个技术难题。我选中的人由我赶下台,至少意味着我的失察,而且,那条下课的红线,到底定在多高的分贝上才合适呢。
球迷、足协、主教练,本应责权利明晰的三角关系,却是一笔糊涂烂帐。据说足“待”会不再待,就要开,普天同庆。这个会当然要进行人事更替,同时也要制定一些空洞的、大而无当的新愿景。但能不能顺便也关注一下当下的现实,比如厘清一下这三角债。
尤其是,什么样的高洪波算是合格,算是不合格。不如跟他商量一下,给他弄份目标管理责任书,让他签字画押。这样他可以甩开膀子干,球迷也可以放开嗓子喊,各得其所。(张路平)